2021年,四川省财政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PPP项目质量稳步提升,PPP发展成绩亮眼,交出了圆满“答卷”。截至2021年年底,四川全省PPP项目库管理库项目559个,累计投资额达1.15万亿元,项目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列全国前五。
这一年来,四川省财政厅积极主动作为,采取系列举措推动PPP提质增效,包括健全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开展示范项目核查督导、强化项目履约监管、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按期统计发布项目报告、公共项目信息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项目储备稳步增加。在农业农村领域制定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向市县征集储备农业农村领域项目87个,投资额近700亿元。第一、二批已入库项目43个,投资额370亿元。
二是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管理库中已签署融资协议项目334个,累计融资金额4310亿元。综合近五年平均融资成本情况看,全省PPP项目平均融资成本总体处于5.38%—5.92%的合理区间。
三是落地开工稳居前列。全省落地(执行阶段)项目452个,落地率77.65%。落地项目中已开工428个,开工项目总投资8689亿元,开工率75.55%,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开工项目已形成实物工程量4199亿元。
四是示范项目效果较好。全省六批次累计遴选出92个示范项目,投资额达2861亿元。其中,9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占全部示范项目比例达99%。65个项目已全面或部分竣工并投入运营,占全部示范项目比例达71%。
围绕财政部赴川开展PPP项目财承及预算管理、PPP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调研,四川省财政厅形成调研专报。此外,四川省财政厅总结提炼南充、遂宁、巴中等7市成效显著、亮点突出的项目案例,作为四川“十三五”期间PPP改革成果选送财政部进行推广宣传。
2022年,四川省财政厅将找准发力点,精准施策,不断推动PPP工作更上新台阶。在项目实施方面,一是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大重点领域项目征集储备,积极推动省级重大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主动对接争取符合条件项目享受农业行业政策支持;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鼓励将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理念融入PPP模式,导入特色产业反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此外,在融资促进方面,持续推动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实现再融资;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沟通,对落地后需融资项目持续进行重点推介。在财承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督促市县用好存量资产转让价款,优先偿还对应存量债务及PPP项目支出。同时,深入开展PPP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强化专家库动态管理,根据专家工作实绩进行不定期清退,并适时增补法律和资产评估专家,切实发挥专家库对PPP工作智力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