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改革。今年以来,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财政部门继续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履行主体责任, PPP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双重目标,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纵深推进PPP改革。截至11月底,我省储备并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1180个,概算总投资1.24万亿元,项目类别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19个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了市级全覆盖,县级超九成覆盖,储备项目数量和投资额稳居全国前列。进入实际开发阶段的管理库项目679个,比去年底净增233个,335个项目签约落地,比去年底净增118个,项目落地率48.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25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比去年底净增86个,签约项目开工率高达74.9%。实际开发项目、落地项目、开工项目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宣传推介。引导市县深入分析发展规划和项目需求,统筹谋划项目推介,增强针对性,提升推介成效。今年以来,先后指导联合菏泽市、莱芜市、潍坊市、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举办PPP项目推介会,推出3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4300亿元。近期,省财政又向市县征集120多个项目,集中举办全省PPP项目融资推介会。二是广泛开展PPP“项目落地年”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工作台账,细化任务清单,倒排时间节点,层层传导压力,级级抓好落实。三是扩大应用范围。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强制”应用PPP模式,同时,结合预算编制,对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高、操作相对成熟的领域优先识别论证运用PPP模式。
(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一是建立起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度体系,依托省级PPP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了项目库、咨询机构库、专家库一体化建设。二是完善市县领导机制、成立工作机构,初步形成了财政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统筹推进机制,全省17个设区市中有14个成立了专门PPP机构,半数以上区县成立了PPP中心。三是优化工作月报和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按月发布项目进展信息,按季通报分析推进情况,推进PPP数据综合运用,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互通。
(三)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通知》,要求各级严守“四个不得”,切实防止“四化”(支出责任“固化”、支出上限“虚化”、运营内容“淡化”、适用范围“泛化”),着力抓好“四线”(严控财承“红线”、守住债务“底线”、搭好规范“天线”、明确适用“界线”),规范项目运作。二是结合山东实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提出明确贯彻落实意见,规范政府咨询机构选择、社会资本方采购等行为,强化项目全程监督。三是修订完善省级PPP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奖补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标扩面,对规范落地项目、示范项目和存量转化项目实施奖励,对民企参与度高的市县给予补助,构建起重规范、重落地、重民资参与的政策导向。
(四)专业素养持续提升。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市县财政部门、实施机构、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业务培训,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今年以来举办6期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PPP实操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深入市县开展调研和政策讲解,累计为县级以上党政领导讲课培训20余次,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加快观念转变,树立科学规范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
(五)项目实施更为规范。一是健全项目“能进能出”制度,明确项目入库标准,对前期手续不全、风险分配不合理、绩效机制未建立、违法违规变相融资等问题项目一律不准入库,已经入库的坚决清退剔除。二是组织市县进行项目自查,开展全省项目规范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分类施策,及时组织整改,项目运作更加规范,潜在风险得到控制和释放。三是依托省PPP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厅门户网站,公开全省入库PPP项目信息,加大资源共享,主动接受监督,实行按月更新,有效破除信息不对称,让项目在阳光下运作。四是分别以省委和省政府名义,对全省17市PPP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通过察认识、督进度、看成效,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实施、规范项目运作。
(六)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加强与人民银行协作配合,按期通过人民银行货币信贷信息系统发布项目融资需求信息,推动项目与银行加快融资对接。强化与省财金集团合作,共同建立总投资额1200亿元的PPP发展基金储备项目库,提高项目融资获得性。引进中国PPP基金,合作成立规模100亿元的中国PPP基金与山东省共同基金,直接帮助项目融资。
二、2018年工作计划
立足当前全国PPP改革进程和我省工作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好中央最新决策部署,2018年我省推进PPP工作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围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中心,牢牢把握“长效化、规范化”两项原则,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优质服务”三条主线,加快形成“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资金引导、加快市场培育、强化规范实施”四项机制,统筹兼顾,全面发力,坚定不移地将PPP改革推向深入,力争发挥更大成效。
(一)加强培训深度,强化科学理念引导。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宣传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地方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的理论业务培训,特别是通过省委党校、行政管理学院等高层次培训机构,促使各级熟知掌握PPP相关政策、操作规程、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等知识,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基层人员的实操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项目规范实施夯实基层基础。
(二)加大推广力度,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新建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基础上,对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共服务领域,扩大“全面”实施范围。加强与省直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规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河道流域治理、轨道交通、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打造成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重大精品工程,弥补全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短板,进一步提升PPP模式影响力。围绕以“四新”促“四化”,以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导向,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和发展需要,重点聚焦农业、环保、幸福产业、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PPP模式推广工作,鼓励和引入具有新技术、新产业优势的社会资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和产业跨界融合。
(三)提升管理强度,优化PPP健康发展环境。深入开展PPP项目“规范发展年”活动,严格项目入库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专人负责、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及时将条件不符合、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完善的项目清理出库,着力规范项目运作,提升项目质量。依托省PPP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制定完善省级PPP项目库管理办法,逐级细化责任范围和责任主体,逐步建立常态化风险监控和监督问责体系,确保PPP项目规范实施。规范咨询服务行为,推动建立咨询机构自律性组织,明确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服务收费机制,加快引导形成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PPP专业咨询服务市场。
(四)拓宽创新维度,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符合PPP模式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运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强保险资金对接,大力支持PPP项目融资。加大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奖补支持作用,进一步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