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今天,全球化正处于十字路口、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转折期。为全球提供公共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不仅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治理问题,更是中国作为崛起大国迈向新时代的责任。在此背景下,中国向世界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一带一路”也获得了全球广泛认同。目前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一百多个国家积极参与建设,合作成果惠及全球。在刚结束的十九大上“一带一路”被写入党章。
“一带一路”正在建设全球最长的经济走廊,建设地域之广袤、领域之宽广、建设之复杂,不是一国一企之力所能企及。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的模式来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也就成为必由之路。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强调“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快PPP模式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为促进互联互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一、PPP与“一带一路”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一是核心理念一致。PPP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制度创新,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核心理念上高度一致。PPP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平等协商、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即政府与社会资本间建立平等协商关系,通过约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共享项目成果,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实现风险的最佳分解和最优应对。这与“一带一路”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建设世纪工程的合作共赢的理念高度契合。
二是目标路径一致。“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需求大、类型多、范围广,PPP模式有助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致力于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PPP致力于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基建等公共品的建设及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由此,PPP与“一带一路”具有目标和路径的高度一致。PPP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三是合作原则一致。PPP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物有所值、绩效导向的原则,这与“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致。而“一带一路”始终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指引,这与PPP倡导公平效率利益共享一致。
二、PPP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助推器和新引擎
PPP不仅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安排,而且提供了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规划建设并保持长期高效运营的一种创新机制,以及项目建设运营的新路径、助推器和新引擎。
“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经贸合作园区、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取得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性能的全球比较优势,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及在PPP建设中累积了丰富的行业标准及建设运营经验,能助力“一带一路”。
1.PPP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资金需求量大,但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沿线各国的财政状况吃紧,拿出巨资投资基建本身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迫切需要社会资本参与,因此,PPP模式建设“一带一路”恰逢其实。
据亚开行最新统计数据,亚洲地区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每年就超过1万亿美元。而“一带一路”涵盖亚非拉甚至更广袤的区域,亟需将社会资本引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通过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面广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参与共建的PPP模式。“一带一路”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基建、产能、资源开发等工作深入开展,急需将PPP模式引入“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是铁路、港口、机场、工业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等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量大,这些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资金需求规模庞大。
2.PPP成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助推器
PPP助推“一带一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增加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一带一路”沿线有的国家政府债台高筑,难以提供足够资金来投资基建,客观上迫切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来参与基建等投资建设。因此PPP模式引入“一带一路”对于各国“一带一路”项目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3.PPP提高“一带一路”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以PPP模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解决公共品提供的公地悲剧问题,能够帮助实现帕累托累进,而且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建立中国规范、中国标准,有助于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建设绿色、智慧、健康、和平的丝绸之路。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入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不高,一直以来由政府提供。中国通过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启了推广运用PPP高效提供公共品与公共服务的新时代。政府通过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增强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PPP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由之路。
三、PPP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四重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推广PPP模式,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创新公共品供给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PPP能激发“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创造力。通过社会资本与政府的合作,可激发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幅拓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多元可持续资金投入,真正体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推广PPP模式还有助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打破行业限制,增加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可持续性。
二是PPP助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有助于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使政府更加注重平等协商、公开透明,更加注重契约精神和市场观念,更能体现依法治国。
三是PPP创新“一带一路”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作为传统模式下公共品的提供者的政府的义务事确保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在PPP模式下,政府通过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让社会资本承担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通过这样的机制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可发挥双方优势,将政府的全面规划与社会资本的效率与技术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促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PPP能够创新政府的财政管理和融资方式。PPP模式不仅创新了投融资方式,改变了公共品靠财政或借贷融资的模式,而且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PPP模式将“一带一路”项目长期现金流折现来融资,既有助于缓解沿线国家的财政压力,又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四、PPP加强“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
“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高,短期回报率不高,投资主体及投资项目多元而复杂,特别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波及,很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债务率高居不下,缺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等公共品领域。在全球基础设施面临巨大资金缺口的同时,要提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是一种共赢的选择,不仅可以弥补政府资金缺口,还可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1.PPP加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中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中国与30个国家建立了国际产能合作机制,各项共建“一带一路”的资金平台有30多个。PPP模式在加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优势,增加国际合作的路径,而政策沟通也能够力推PPP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PPP力促“一带一路”设施联通
PPP助推设施联通先行,推进“一带一路”构筑陆海空网多维立体的互联互通网络。“一带一路”旨在构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六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六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通过经济走廊的辐射带动与互联互通网络的联通作用,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包括贸易和投资在内的互联互通及一体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各国经济增长。中国企业参与PPP项目的丰富经验与较强的建设运营能力,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PPP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企业创造发展空间,更为沿线各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创造了条件。
3.PPP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足,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按照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理论,“一带一路”各国开展货物、服务、技术贸易前景广阔。四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3万多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未来十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将保持较高增速,蕴含大量结算交易和融资需求,PPP模式有助于更好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
4.PPP加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世纪工程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无论是政策性金融还是合作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抑或是商业性金融,都还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需要,因此,需要PPP模式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中。
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及互联互通,中国专门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今年增资1000亿元。2015年丝路基金首笔16.5亿美元正是采用PPP模式投资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卡洛特水电站建设项目上,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加强了巴基斯坦的电力和电网建设,为巴基斯坦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带来动力源泉。而雅万高铁是PPP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案例,是中国高铁全产业链走出去,这些都是PPP“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用。
5.PPP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根基。国之交在于民相通,民相通在于心相近。“一带一路”四年多来,我国与沿线国家每年互派留学生达1万多人,媒体、智库合作也如火如荼。而PPP模式正可以适用于教育、医疗、文化等二十个行业,加快这些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进度,更好地满足公共品的需求。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使用PPP模式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将加速民心相通,更快推进“一带一路”深入人心。
五、加速PPP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与共识
1.“一带一路”的PPP实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PPP实践。2013年,巴基斯坦新政府制定的政策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与中国的PPP合作,不仅如此,作为PPP的先行者,英国也积极参与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当中来,建造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并连接到中国西部地区,打造巴中经济走廊。截止目前,“一带一路” 建设已在多个项目中采用PPP模式,包括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哥伦比亚马道斯Mar2高速公路PPP项目、巴基斯坦萨察尔50MW风电项目、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牙买加H2K高速公路南北线项目、东非亚吉铁路项目、缅甸皎漂特别经济区深水港和工业园项目等。
2.金砖国家建设PPP实践共识
共享“一带一路”需要加强PPP平台建设。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厦门宣言上承诺成立工作组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PPP合作,包括探讨成立一个新的PPP项目准备基金的可能性。而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达成两项PPP共识:共享PPP经验、开展金砖国家PPP框架实践及开展PPP合作技术性讨论。
金砖五国的PPP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入库项目有13554个,总投资16.4万亿元,涵盖19个行业领域,呈加速发展态势。俄罗斯有2400个基础设施项目采取PPP模式;印度在高优先级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发1300个PPP项目;南非成功实施26个PPP项目,还有50个在建项目。巴西已建立完备的PPP法律制度框架和监管模式。金砖国家间也已开启了PPP合作项目。
图1:中国PPP项目投资及落地率情况
数据来源:财政部PPP中心
无论在国内PPP实践经验上,还是在国际PPP合作模式上,金砖五国都已达成共识,并通过了关于PPP合作的文件《金砖国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良好实践》。文件明确了金砖五国的PPP共识,构建了有效合作机制与交流机制,加强了金砖国家间早PPP政策支持、机构支撑、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交流。这不仅为金砖五国新的PPP项目合作奠定理论基础,而且探索出“发展中国家式PPP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新的模式选择,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国际PPP合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3.扩展PPP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
目前全球主要多边合作机制和多边机构都在大力推广PPP模式,发达国家PPP工作重点逐渐转为国际合作。我国更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沿线国家达成新的PPP共识:在PPP建设中分享经验,达成共识,形成标准,制定规则。探索PPP合作新模式来构建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新的全球价值链、资金链和产业链。
“共享管理经验、共推机制创新”应是“一带一路”PPP共识的基础。在“一带一路”现有PPP经验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发达国家经验和金砖国家合作经验,共同推动“一带一路”PPP合作机制和共识建设。
无论是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式PPP”,还是新兴的“金砖国家良好实践”,在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统一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结合法治建设的推进,健全PPP相关法律制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节点上,与有关国家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建设共赢机制。加强国际合作,解决政治风险、税务安排等问题。
“共创合作机制、共建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PPP共识的发展前景。当前,“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等领域推动多项PPP项目并产生良好效益。因此,培育加强构建“一带一路”的PPP共识,有利于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有利于构建和打造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新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构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
4.加速PPP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
构建多层次的PPP模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共建“一带一路”,首先要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互联互通,这就需要通过跨境投资,在多个不同主体之间签署合作协议,构建双边、多边的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以及多边开发银行之间、政府与特殊实体(SPV)之间的多层次立体式PPP模式。
“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为PPP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致力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亚投行、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的合作将为PPP模式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要通过归纳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真正的PPP示范案例,加大PPP的应用潜力和金融创新空间。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投融资合作等领域的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重大合作项目将提供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医院、产业园区等公共品及准公共品,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各参与方共赢的目标。
加强“一带一路”参与方平台建设,打造PPP“样板间”。既要完善PPP的模式及规范运作,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又要提升“一带一路”PPP金融创新水平。建立“一带一路”PPP平台,不仅要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而且应通过大数据来加强专家库和项目库的建设。PPP要创新融资方式,将银行贷款、基金、信托、保险资金结合起来,甚至采取资产证券化方式。金融机构既可作为社会资本直接投资PPP项目,也可作为资金提供方参与项目。企业应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不断提升PPP运营实力。
加强PPP建设“一带一路”需要注重防范风险。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PPP,需要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加强项目建设的风险防范,包括政治风险、经营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PPP模式有助于“一带一路”紧抓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参与新的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中,而加强PPP规则建设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构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