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概念近期在资本市场上风起云涌绝非空穴来风,PPP项目将成为下半年财政政策推进的重点,预计财政部第三批试点项目将在近期出台,同时诸如针对PPP模式运营、法律等方面的文件也将密集出台,对其业务做进一步规范。此外PPP交易中心也有望落地,政策支持及需求倒逼下PPP将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而整个PPP模式之下,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建设成为各地方政府力推的PPP模式重点发展项目,一方面立体车库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运营将带来持续的盈利空间,对于民间资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十分适合利用PPP模式进行快速铺开。目前北京、厦门、哈尔滨、沈阳、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均在大力发展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库,2016年将是立体停车库的爆发元年!
1.北京:北京未来新建地铁将考虑规划建设 P+R 停车场,并推广智能立体停车场模式。
2.厦门、哈尔滨:厦门和哈尔滨相继启动立体车库建设,3个项目将从10月开始陆续投入运行。
3.沈阳:沈阳市首个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示范项目开工,今年计划建设 40 个。
4.深圳:华强北核心区域的赛格科技园,日前开工建设智慧立体停车库。该智慧停车库由赛格集团、中海重工集团联合打造。
立体停车场PPP项目该如何发展呢?
一、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参与立体停车库项目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及,2015年8月3日,发改委等七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停车设施,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
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几个部委就曾提出过要在停车场建设运营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然而由于市场不成熟,定价机制的落后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政策推行一直受阻,社会资本在面对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时往往也是望而却步。
《意见》出台后,运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立体停车场逐渐受到多地政府的青睐,首都北京市政府首先发布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立体停车场建设,在各省份在2015年上半年陆续发布的PPP项目中,立体停车场项目也并不鲜见。
投资者日渐热衷于停车场投资不光是由于停车费因素。根据《鼓励和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办法》,以PPP模式兴建立体停车场除了给予产权证外,还允许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地上公共停车楼或地下公共停车泊位达到200个(含)以上的,可配建一定比例商业面积。这意味着,只要够规模,可加入车辆清洗、维修、美容等商业项目和设施。
二、PPP项目建设案例
2016年1月17日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成立,其主要由停车设备供应公司、停车管理公司、停车软件开发公司等企业组成,目前已有42家会员单位。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小隆被选为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会长。
2016年1月6日,全国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在陕西省杨凌康乐路开始试运营,可供248辆汽车同时停放。这是杨陵区市政局与该公司以PPP模式进行的合作。
所谓的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公司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一种合作关系。该立体停车场总投资为2000万元,占地3.5亩,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
康乐路立体停车场共有6层,高12米,采用升降横移的方式停车。第一层可以停越野车或者长5米以上的车,二到六层可以停放5米以下,高度1米55,宽度1米85的车。该停车场收费标准为:每日早晨8点至晚上8点为每小时2元,晚8点至次日早晨8点为每晚15元,包月停车为每月400元。
三、发展问题分析
需求空间巨大,政策支持给力,企业很积极。然而,这一各方寄予厚望的PPP项目却遭遇了一些“成长的烦恼”。
目前的城市停车设施PPP项目,一般由政府提供土地和车位补贴,企业通过二三十年的收费实现盈利后,将管理权交还政府。收费标准一般由企业按照市场标准定价,政府实施监管。
各地政府普遍欢迎社会资本投资建立体停车场,但不少PPP项目上得有点盲目。有的刚投入使用就超负荷运转了,有更多的钱可赚却赚不了;还有的车流量太少,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达到设计规模,很难回本。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立体停车场PPP项目盲目上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划滞后,对很多城市而言,规划滞后既是造成停车难的重要原因,也是缓解停车难的一大瓶颈;立项盲目的另一个原因是操作不规范,一些地方为了挤进PPP示范项目名单,获得政策支持,很多基础工作都没做扎实,就急急忙忙把项目报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