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和北京市有关部署,2017年,北京市财政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推广PPP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强化规范管理,推进该市PPP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一、PPP项目情况
截至目前,北京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入库项目共计98个,总投资额2673.9亿元,其中拟吸引社会资本1657.3亿元,占总投资额62%。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含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养老、体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3个领域,基本实现了重点领域均有PPP项目的良好局面,呈现出落地率高、民间资本参与度大、示范引领作用强等突出特点。
从项目进展情况看,49个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落地率较高,达81.7%,总体上入库项目质量较高,推进较快。从民间资本参与情况看,49个落地项目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的项目共计29个,个数占比达到59%,累计投资额1168.5亿元,投资额占比达到59%,起到了扩大民间资本市场空间的效果。从示范项目情况看,兴延高速、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等项目已成为行业领域内采用PPP模式的重要参考案例,初步形成了模式能复制、经验能推广、程序能借鉴的示范效应。
二、PPP工作情况
(一)促规范,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在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2015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5]52号)。2016年以来,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印发了水务等行业导则、PPP项目用地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制度框架体系,为PPP项目规范、有序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是加强项目库管理。印发《北京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办法》(京财经二〔2017〕1704号),按照“能进能出”的项目管理原则加强储备及动态管理,定期清理项目库。按要求做好项目信息更新,建立项目库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三是落实信息公开制度。落实财政部PPP项目信息公开要求,通过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北京市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公开,以公开促规范,推动PPP市场公平有序发展。
四是强化日常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京财经二〔2017〕799号),对PPP项目前期沟通论证、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明确财政管理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规范性检查,重点对照六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对全市入库落地PPP项目进行规范性检查,组织各区对区级PPP项目开展对照自查,杜绝“固定回报,约定回购,明股实债”等违规问题。
(二)重引导,着力加大资金支持
一是强化奖补资金支持。2016年起,市财政局设立了PPP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制定了《北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京财经二〔2016〕510号),两年来已安排下达3.3亿余元,对PPP项目进行补贴或奖励,有效激发各行业、各区参与积极性。结合当前PPP规范实施要求及北京市PPP工作实际,为更好发挥奖补资金效果,2017年,市财政局对原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印发了《关于修订北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经二〔2017〕2240号),强化资金统筹灵活使用,突出增量项目奖励,建立完善各区PPP工作考核体系,拓宽奖补资金使用范围,突出PPP规范实施要求。
二是明确资金保障要求。在部门预算编报中,明确PPP项目的资金保障渠道,并将政府负担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政府资金落实到位。
三是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协调北京市PPP项目与中央PPP融资支持基金对接,探索开展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PPP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三)抓创新,着力推进重点领域
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助推简化PPP项目审批手续,探索“一会三函”制度在PPP项目推广运用的可行性。
二是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和项目。开展专题调研,与行业部门共同研究落实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有序推进存量项目转型为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深入项目一线跟踪管理,积极协调支持速滑馆等冬奥会新建场馆、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等重点PPP项目顺利推进,做好相关评价论证及技术支持。
(四)强基础,着力提升能力环境
一是完善机构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市财政局成立了PPP促进中心,部分区财政也设立了专门机构,不断强化人员配置,提升人员水平。多次举办市区PPP政策、实务培训班,对市区相关人员开展全面培训,编印PPP文件汇编、北京市PPP工作手册等,做好政策解读。
二是利用智力资源,加强宣传引导。市财政局征集组建、并不断完善北京市PPP专家库,利用PPP咨询机构及首都专家资源,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具体问题,提升项目质量水平。积极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平台、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对该市PPP政策加强解读,对该市PPP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回应社会关切,增进各方共识,助推项目实施。
三、2018年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不断深化PPP改革工作,着力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2018年,拟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监管”,进一步抓规范控风险。一是加强PPP项目实施监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PPP项目规范性检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规定,严禁借PPP变相举债,各级政府部门参与PPP项目时,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严禁将纯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二是加强项目库及资金保障硬约束。对于无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予入库,且不得安排财政资金。三是建立政府支出责任监测机制,对全市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进行动态统计,适时进行风险预警,严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红线”,不触底线、不碰红线,推动北京市PPP工作规范可持续发展。
(二)“促发展”,进一步抓创新促改革。一是推动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冬奥会速滑馆、延庆赛区PPP项目、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承平高速公路PPP项目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展。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推动一批新项目,发挥PPP模式优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推广重点领域。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有效落实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全面实施PPP模式有关要求,在养老等幸福产业、地下综合管廊、绿色项目等领域深入推广运用PPP模式。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对入库PPP项目相关财政资金纳入部门预算足额保障,发挥市财政PPP以奖代补资金引导作用,激发各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推广PPP模式。四是积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充分发挥PPP项目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对民间资本不允许设置歧视性条款,在PPP奖补资金中对民间投资的PPP项目给予倾斜。
(三)“建机制”,进一步抓管理强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按照项目库管理办法和“有进有出”的原则,严把“入口关”,对存量项目定期清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项目清理整改或予以出库。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库信息管理,强化信息利用。协调推动各部门、各区,做好项目库信息更新完善,严格落实PPP项目信息公开要求,以公开促规范,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PPP奖补资金挂钩。不断完善项目库季报制度,定期报告项目进展、分析研判发展趋势。三是不断提升能力环境。持续开展PPP政策实务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推动指导PPP工作,提升相关人员政策把握水平和实操经验能力。积极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及北京市PPP专家库资源,加强宣传引导,推进该市PPP项目规范有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