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PPP应用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1-10-28    来源:网络来源
分享到: 更多

   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合作

   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关系复杂,我国政府应努力与各派政治力量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同时对于地缘政治以及大国的博弈因素采取审慎的态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跨境PPP投资项目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在确定PPP投资项目前,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议,通过内外联动的方式保护项目在建造期内有良好的政治环境,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PAYRA项目中,为了防止政治不稳定造成的风险,选用西北电力作为桥梁,西北电力是孟加拉国的国有大型发电公司,与中国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拥有长期合作关系,由西北电力代表孟方政府对项目公司持股,与我国企业谈判,为项目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针对项目所在国政治动荡和不可抗力的风险,可以采取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由政府牵头成立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我国企业参与跨境PPP项目提供一定保障,也可以通过签订政治风险保险的方式,争取用国内和国家双重保险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政治风险。此外,在PPP项目中争取东道国的特许经营权也可以让项目所在国最大化的承担政治风险。

   二、加强建设法律监督管理机制,设立专业管理机构

   在跨境PPP投资项目中,实施周期较长,涉及的区域大,项目复杂程度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合作配合。牙买加高速公路项目中的立法经验值得借鉴,项目采用英国法律体系,相对健全在法律监督管理方面,双方容易达成共识。因此,有效的立法机制可以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在双方合作基础上,同时应加强共同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双方的职责,实现共同监督的效果。

   在跨境PPP项目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与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该领域的发展还尚未成熟,更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帮助我国企业参与跨境PPP项目,对项目进行指导管理,包括质量控制、政策引导、技术援助、标准化等,为跨境PPP项目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设立专业管理机构需要我国政府牵头设立部门,同时培养和引进相应人才,设立研究中心,组织学者对项目所在国进行考察和交流。对于企业而言,参与跨境PPP项目需要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期内负责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出具项目风险报告,尽可能控制和规避风险,确保项目成功。同时专门设立管理部门也可以在项目进程中实时关注风险,及时对冲风险,这需要企业培养和引进专业的PPP管理人才,增强各部门的项目风险意识,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加强合作协议的规范性,合理规避经济风险

   国内企业在跨境PPP项目中对于合作协议的签订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对两国的法律制度和投资规则有深入的了解,例如税收政策、外汇管制以及贸易制度等,通过加强合作协议的明确性和责任制,规避一部分风险。

   面对汇兑风险和利率风险,企业自身需要选择合理的货币结算方式,尽可能选择汇率波动小的货币,同时PPP项目历时长,需要合理估计项目所在国的通货膨胀率及货币政策趋势,在回报率测算中考虑作为计算依据。在PAYRA项目中,项目公司作为贷款协议中的合作向对方,承担贷款协议中约定的贷款利息偿还责任。项目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直接体现在容量电价中,实际贷款利息是由孟购电方承担。利率定价在中方银行收益、孟购电方用电成本中平衡,这是值得借鉴的一种风险共担方式。

   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宗教文化学习交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差异大,存在一定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宗教文化差异,是跨境PPP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宗教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现不同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也是宗教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结果。因此,要想实现人的合作协同,恰当管理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PPP宗教文化风险追根溯源要塑造人的价值观。因此,政府应该组织开展宗教文化学习,培养专项的服务型人才,增加我国企业对项目所在国的文化认同感,鼓励国内宗教团体和其他国家开展交流,促进宗教文化和谐发展。

   五、成立境外PPP项目库,创新PPP融资模式

   2013年~2017年,国家发改委共收到来自央企和地方申报的44个“一带一路”PPP项目,并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优质项目的保障。PPP项目一旦投入建设,项目性质和涉及领域在短期内很难改变,高质量的PPP项目库可以降低企业投资的其他风险。

   我国政府可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领域等方面相互合作协商,同他们一道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可以通过PPP模式合作的项目清单,共同规划一批具有盈利潜力的项目,基于此构建优质PPP项目库以吸引各国社会资本的投资建设。一方面政府根据国内企业情况,对上报的PPP项目筛选,另一方面结合项目投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进行评级,建立完善的PPP项目库。

   “一带一路”PPP项目投入成本大,对我国企业来说,融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企业要在项目投标之前筹集到20%~35%的股本金,在此基础上才有机会从银行申请贷款,筹集到股本金之后仍需要一笔巨额投资款,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融资存在较大的困难。此时,企业可以采用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方式,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各类基金,例如PPP项目融资支持基金、跨国建设基金等,企业开拓融资模式,可以缓解自身融资的压力,促进更多部门参与到“一带一路”PPP项目中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参考资料:廖石云,肖彦,刘章胜.“一带一路”基础设施PPP项目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建筑经济,2019,40(11):9-13.)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