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相关部委对PPP规范操作的要求不断完善,PPP越来越强调绩效考核机制的设计,在许多省份,相关管理部门甚至已经明确“没有绩效设计的PPP项目不能入库”。然而,打开各个PPP项目的实施方案,认真阅读相关的绩效设计就会发现,或千篇一律,或不关疼痒,甚至一些绩效考核成为异化付费的工具。那么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现实操作中又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提高的满足度
从宏观角度上看,所有的管理活动,其中的考核机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绩效考核,引导、监督和落实,实现任务或目标的完成,PPP项目的绩效考核自然也不例外。
谈PPP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需要明确绩效考核任务和目标。从通用的角度看,我们大家常说的“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就是PPP绩效考核机制的最终目的。因此,绩效机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最终目的。
绩效考核如何把握这一目的,最直接的思路,就是转变考核设计思路的角度,从公共服务需求满足度视角看问题,应该考核什么,怎么设计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如何应用。
目前多数PPP绩效机制存在的问题
实际操作中,很多绩效机制的设计偏离了这一目的,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1.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的PPP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大多数都仅仅采用相当于KPI相似的考核方法,设置一些考核的指标,由实施机构进行打分,根据分数兑现政府付费金额。甚至项目和项目即使很大不同,也依然照搬照抄,确实针对不同PPP项目不同考核方法的科学选择。
2.假考核
由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咨询机构的习惯性思维,把PPP更多的当做项目建设看待,因此往往在设计绩效考核机制时,对建设期、运营期分别设置不同指标,或者用可用性绩效考核、运营绩效考核以及类似的两个词汇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更有甚者,为了满足BT类思维,将可用性、建设期的绩效考核设计较大比重,辅之以两方面考核兑现付费的时间不同,从而形成表面是PPP,实际是BT或固定回报的合作模式。这些都违背了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目的的初衷。
3.偏考核
考核体系不注意全面,在考核指标设计或权重上过于片面。
如将社会资本的日常工作数量等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规定运营过程中员工出勤天数、巡视次数等等,或者过于强调政府方并不拿手的过程考核,而忽略结果考核;过于强调经济指标,往往造成社会资本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略社会公益性的满足;在设计理念上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忽左忽右,指标权重千篇一律不注重根据实际调整,考核角度要么过于单一行程结果片面,考核过于复杂导致考核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