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如何推进PPP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

发布日期:2016-10-24    来源:海河金融
分享到: 更多

   PPP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儿了。家里的自来水、上班的地铁、回家乡的高速公路等很多日常的公共设施,说不准那都可能是通过PPP模式建设来的。PPP不单是一个新融资模式,还是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其发展需与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特别是与契约精神相辅相成。

   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初始阶段,如何推进PPP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我国现处于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时期。尽管这两年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推进PPP收集了以下四点供大家参考。

   一、推广PPP理念,进一步加快财政及政府职能转变

   PPP也称之为公私合作,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按照双赢的基本原则,开展公共工程建设及运营工作,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英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新的公共管理运动中就大力推广了这一模式,之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效仿积极开展了PPP项目建设和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也逐步引进和推广这一模式,但发展一致较为缓慢。

   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推动下,PPP建设运营发展出现了大的突飞猛进状况,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隐患,这就需要各方面提高警惕了。要正确认识PPP模式的功能,不能简单地把PPP作为一种融资工具,或是作为一种政绩工程,搞名股实债等虚假PPP项目。从地方看PPP模式确实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减轻财政的支出压力,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但PPP模式更重要的是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PPP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例如建设运营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等,就算发达国家的PPP项目都约占同期公共工程项目的30%左右。因而我国也不宜盲目扩张。

   重视利用PPP模式,加快财政及政府职能转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采用政府公共生产公共供给方式,出现投入和发展的不足及滞后,以及效率低下等弊病一直存在,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基础设施的需要。而推广PPP模式,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公共工程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可以促进财政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效率与质量,这才会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二、积极推进PPP立法,解除社会资本顾虑

   在现阶段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的PPP项目中,能够落地建设运营的,主要以国企为主,特别是央企很受欢迎,而民营企业一般占30-40%,因顾虑较多。今年上半年有关统计资料标明,如果和去年上半年比较,民营资本投资呈下降趋势。总结原因就是民营企业认为目前PPP模式发展缺少一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观望徘徊状态。

   从目前PPP的管理制度来看,是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部门规章,及各种政策、指南等为主,法律的层次还是比较低,要明白PPP项目建设运营周期一般都是20、30年之久,涉及主体肯定众多,项目多起来复杂,建设运营风险较大。因而目前需加快PPP的立法进程,建立统一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相关管理法,对PPP项目建设经营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为公私合作提供法律依据。加强PPP领域的执法力度,依法规范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打消社会资本等对参与PPP项目建设及运营的后顾之忧,积极地与政府方合作,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并取得合理回报实现双赢。也要防止出现部门主导立法的现象,如发改委制定特许经营立法草案,财政部制定监督法草案等,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下建立统一的PPP管理法律。

   三、积极推进PPP顶层制度设计,为PPP项目建立运营扫除障碍

   目前我国PPP项目的建设运营,分别由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指导,各自发布了政策指南和合同范本,各自推出了示范项目,建立了各自的项目库。从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客观需要,以及国际经验来看,PPP项目管理还需要顶层制度设计,在整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有关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以国家层面为准的统一PPP监管机构,发布统一的政策指南,指导各个部门、各地方的PPP项目建设及运营,尽快结束目前PPP管理出现的政出多门等问题,改变让社会资本投资感到无所适从的这一情况,加快PPP项目落实建设步伐,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的需要。

   四、认真做好PPP项目之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管控建设运营风险

   从财政部和发改委已公布的PPP示范项目及入库的项目来看,就已经证明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对PPP项目是多么的需求。扎实做好PPP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不要只简单追求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指标等,从全程周期的角度,做好PPP项目的风险管控工作,为我国PPP项目长期建设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做好物有所值论证工作,排除不适合采用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对各类包装、打包项目要严格论证,不能只是形式走个过场。PPP模式只适合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一定要防止PPP项目建设运营的过度泛滥。做好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对财政补贴等、政府承诺额严格控制在本级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10%,控制PPP项目的财政风险。

   看起来如此美的PPP模式,它是企业的"香饽饽"吗?政府、企业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其目的是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一些公共产品的建设运营或服务。需要强调利益的共享,也要强调风险的共担。

   PPP可不是给政府的免费午餐。并不是社会资本进入后,就与政府无关了。PPP也不是企业一家的事情。政府和企业风险共担、诚实守信、利益共享,这是PPP模式运行的一大前提。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