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业内人士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综合多种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组合,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16金融街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金融机构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比如说,“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跟这些基础设施相关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会带来中长期的融资的需求的增长。此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快速的发展,也会更多的融资的需求。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风险也不容小觑。连平表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具有经营风险;此外,沿线国家众多,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习惯差异非常之大,甚至政府也有经常更迭的可能性,普遍存在国别风险;再者,还有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
基于上述机遇和挑战,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泽军谈及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方式时表示,要增强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他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综合运用股权、债权、基金、信贷、信保及本币、外币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组合,这一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之间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
“金融机构‘走出去’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力,避免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压低融资成本和谈判条件自相残杀。”杨泽军还认为,要在国际合作中从政府层面推动合作国家完善便利投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的合作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项目的融资往往无法单纯依靠贷款解决,杨泽军认为股权融资应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一定比例的股权资本支持,借助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丰富项目资金来源,推动项目实现更符合各方利益的融资结构。”
除了股权以外,丝路基金还可以采取贷款的方式,并且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合作,有效整合各方的力量,共同支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杨泽军说。
亚投行行长办公室主任陈欢在论坛上表示,虽然亚投行并非为“一带一路”而设计和建立,但亚投行会跟“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机构密切合作,“有好的项目我们会积极参与”。
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还要同中央相关部委、有关地方政府、全球性金融机构等保持良好沟通,通过沟通来获得比较综合、系统和全面的信息,帮助企业开展业务,以及把握、控制好风险,连平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