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更大力度拓展动能转换空间。编制“一带一路”投资指南(基础篇、政策篇和国别篇),分国别、行业、类型方面筛选提出项目清单,推动橡胶轮胎、电解铝等原料进口依存度高的产业和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并在俄罗斯等能源资源好的国家建设一批境外能源资源储备基地,转移富裕产能,规避贸易壁垒,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以更高标准打造境外合作园区。发挥好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两大国家级园区优势,放大平台和示范效应,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配套入驻,构建烟台海外产业链新优势。目前2个国家级境外园区累计投资额达39.6亿美元,带动入区企业34家,累计投资25亿美元。在此基础上,推动柬埔寨恒睿现代农业产业区创建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推进南山印尼氧化铝工业园等重点项目。
三是以更宽视野寻找国际优势资源。大力推广万华、冰轮等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烟台企业发挥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通过参股、并购、交叉换股等方式,以资本换市场、技术、品牌,形成“总部在烟台、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的发展格局。万华化学今年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政府经济发展机构达成协议,计划投资11.2亿美元建立化工厂;东方海洋在美国增资4900万美元开展新药研发设计。截至目前,烟台企业累计在28个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42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11亿美元。今年前4个月,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进出口139.9亿元,增长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