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国际化+”行动中,青岛市面向外商投资,转变利用方式,优化引资结构,完善营商环境,并积极走向海外,强化双边联系,推动利用外资规模和层次的双提升,也为青岛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力量。 前不久,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吸引到香港某资本公司500亿元投资,将用于新建影视城、动漫城、机器人主题公园等项目。当地极富潜力的发展前景对资本公司构成极大吸引力。
随着青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引资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向外资开放旅游、医疗、金融等多个服务业领域,同时推出相关扶持政策,使利用外资由以往的制造业主导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并重。
在优化引资产业结构的同时,青岛市不断强化人才、设施配套、政府服务等新型要素吸引力,同时建设专业化、集聚化的外向型园区,促进全市引资规模增长。作为中德两国政府间的唯一合作园区,中德生态园拥有专门的产业区,配套德国企业中心、德国中小企业孵化器,汇集熟悉中德两国政策、法律和文化的相关人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中德生态园先后与西门子、空客、庞巴迪等世界500强德国企业签约,辛北尔康普压机、JCS等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实现投产。
为进一步提升引资规模和层次,青岛市加快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创新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目前已与22个城市成为友好城市,与45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与57个国际城市(省、州)或商务机构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设立新加坡、韩国釜山、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四个境外青岛工商中心,全力推介青岛国际城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有效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提升发展。2016年,我市利用外资总额突破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