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31辆集装箱车组成的“横贯中巴经济走廊”商贸车队从红其拉甫口岸出境。该车队主要目的是开拓“中巴经济走廊”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陆路运输线路,实地考察此路线的路况、所需运输费用、所经之地管制情况等。 据了解,这也是贯彻落实10月12日双方交通部门“支持巴方关于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商贸车队试运行活动的建议,进一步深化道路运输合作”的具体举措。此次车辆运输的货物主要为建材和机械设备,将运往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苏斯特和伊斯兰堡等地,货物抵达目的地卸货后计划空车返回中国。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在促进中巴两国互联互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缘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而红其拉甫口岸所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节点城市”,是我国陆地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自治县,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为此,国家海关总署针对新疆外贸经济发展出台了海关总署支持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25项措施和海关总署支持核心区建设19条举措,包括加大口岸建设、服务重点工程项目、提高通关效率等,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红其拉甫海关关长曹雷介绍,在“中巴经济走廊”的框架下,中国承诺帮助巴建设能源及基础设施,随着我国企业正式接收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经营权,我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水电、水利、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承包援建的项目不断增多,近年来从口岸出口的水泥、钢材、机械设备等均大幅增长。
此外,在海关的大力促成和协调下,塔什库尔干边民互市贸易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2017年可正式运营;中巴红其拉甫—苏斯特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开通的前期论证工作也已开展。为进一步推动口岸外贸发展,海关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促进“无纸化通关”、“单一窗口”和“三互”大通关建设,充分发挥大型查验设施非侵入式查验作用,对重点工程物资及人员采取“5+2预约通关”“集中申报”等服务措施,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
“相信随着中巴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和中巴边民互市贸易区、中巴国际物流综合体、红其拉甫商贸物流园、帕米尔深圳商贸物流园等项目的建设,红其拉甫口岸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曹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