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国内动态 > 陕西欲打造“一带一路”金融中心 “两区两园”领跑区域经济

陕西欲打造“一带一路”金融中心 “两区两园”领跑区域经济

日期:2016-05-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作为丝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陕西,将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其中以浐灞、西咸、高新以及曲江为主力的“两区两园”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吸引了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集聚,其中长安银行就积极参与其中,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陕西以及沿线地方经济发展。

   5月13日,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西洽会在西安开幕。历经20年,这个区域交流的展会已然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挖掘其中的机遇,特别是蕴藏的金融机遇,沿线各省市都在思考。而作为丝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陕西,则着重提及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近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计划时表示,“陕西将以浐灞、西咸、高新、曲江4个金融聚集区为依托,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建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据了解,浐灞、西咸、高新、曲江四地分别对应西安金融商务区、陕西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即“两区两园”。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这四大定位各异的金融聚集区,将成为陕西区域金融主力。

     谋区域金融中心

   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陕西省在金融领域的动向再次成为关注点。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明确了“一带一路”系统工程建设的行动方案。同年11月,陕西省原则通过了承接丝路建设的方案,明确打造“五个中心”支撑丝路建设。其中就包括金融合作中心。

   “支持企业"走出去",除了政府的配套政策外,金融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后盾。”在2015年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合作政策说明会上,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李瑞强公开表示,金融支持是将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关键。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陕西丝路战略提出,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地区金融产业,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2015年9月,娄勤俭特别提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计划,表示“将以浐灞、西咸、高新、曲江4个金融聚集区为依托,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建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进一步坐实。

   冯宗宪表示,上述建设金融中心的计划对支撑陕西“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会对金融产业的依赖日益提高。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打造强大的金融聚集区,是确立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地位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早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前,陕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便已启动。2008年,西安市提出“以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核心”的战略目标。随后,国务院批准通过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更是将该目标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将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创新融资方式,着力将西安市打造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虽然陕西早有金融中心的建设计划,但从近年发展来看并不理想。”冯宗宪表示,由于政策细化不足、功能定位过多等原因,浐灞、高新等几大开发区均未能凸显自身金融商务的功能。

   “两区两园”成主力

   随着2013年《西安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正式发布,西安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方向更为细化。该规划显示,西安市要建设以金融商务区为核心、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以及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为双翼的“一区两园”的新格局,着力把西安市打造成为服务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具有能源、科技、文化特色的金融中心。

   与前述“一区两园”格局不同的是,新的金融区域中心建设将西咸新区纳入其中,以浐灞、西咸、高新、曲江4大金融聚集区为依托成型的“两区两园”,将成为主力领跑陕西金融。

   据悉,浐灞、西咸、高新、曲江4地分别对应西安金融商务区、陕西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冯宗宪认为,这四大定位各异的金融聚集区将成为陕西区域金融主力。

   值得注意的,日前结束的“一带一路”离岸金融创新发展研讨会特设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对于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现状,陕西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办副主任李忠民表示:“园区内已有中国银行全球客户中心等60多个项目签约进驻。在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部、财富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强化金融后台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已具备开展离岸金融的优势。”

   早在第19届西洽会上,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便“成果颇丰”。据报道,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与飞马旅创业机构等6家企业完成重大项目签约,总金额逾25亿元。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如何打好"能源+金融"的牌至关重要。”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西咸新区将成为区域能源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

   除了上述“两区”外,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亦对支撑陕西区域金融发展至关重要。

   上届西洽会特设曲江文化金融专场,探讨文化在金融借力下发展潜力。此外,西部首家文化金融服务机构—陕西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亦于去年5月正式成立,彼时陕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振林表示,“要通过融资担保、风险投资等金融工具,破解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题。”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也逐步建设成型。“我们已经在科技金融机构入区发展、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科技企业保险、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债和上市上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园区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园区内已聚集了近20家金融机构总部和上百家支行以及200余家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机构。

   在“十二五”期间,陕西金融业发展迅速。据西安商务区提供的数据,“十二五”末陕西金融产业占到整个GDP的6.1%,每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 5000亿元以上。此外,银行、证券、保险已达到4.2万亿元的金融资产规模。全省存款规模达到3.2万亿元,在陕所有机构的贷款规模达到2.1万亿元,各类法人性金融机构超过129家,券商28家,保险机构超过50家。

   “金融机构的集聚是金融业和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金融资产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丝路沿线前列,也为陕西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区域经济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冯宗宪表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