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兰洽会将于7月6日正式拉开序幕,作为甘肃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贸盛会,在国际化程度逐年凸显的背景下,今年主办方确定“共 建‘一带一路’,推进互利共赢”为本届兰洽会的主题,其功能定位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兰洽会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到,随着“一带一 路”建设深入推进,甘肃省经贸领域积极主动融入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已经取得了许多实效,也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抢抓机遇兰洽会华丽转型谋求升级
了解到,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已成功举办20届的兰洽会今年再次谋求转型升级,欲将其打造成为甘肃对外招商的第一平台和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甘肃将以‘兰洽会’为契机打造向西开放平台。”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说,在经贸方面,甘肃的总体设想是用好“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打造开放平台,架设开放桥梁,建设开放基地,发展通道经济,推动跨国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或企业联盟发展,不断拓 展向西开放经贸合作广度深度,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省商务厅向西开放办公室副主任李平也表示,为加快推进“2015工作落实年”行动,省商务厅除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外,也将借兰洽会契机加快促进我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
提前谋划甘肃省与丝路沿线国家签约34.22亿美元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兴,因商贸互市而盛,穿越甘肃省1600公里。自2013年以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商务厅的大力安排部署下,甘肃省积极 主动融入的“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的往来日益密切,项目合作更加务实。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份以来,省商务厅共组织 近200家甘肃省各类企业分别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和库姆省、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和格罗德诺州、新疆霍尔果斯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举办和参加了“甘肃特色商品展示展销会”,甘肃省与伊朗、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签约经贸合作项目合同和协议83个,总金额34.22亿美 元,其中,贸易类项目60个,涉及金额10.27亿美元;工程承包类项目5个,涉及金额18.3亿美元;对外投资类项目18个,涉及金额5.65亿美元。
稳步推进设立5个商务代表处为企业牵线搭桥
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寻求合作机会,首先需要收集商贸信息、宣传推介甘肃企业和产品。为此,2014年省商务厅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市、伊朗德 黑兰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立了三个商务代表处,打造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以白俄罗斯为重点,开拓“俄白哈”关税联盟市场和中东欧市场;以伊朗为重点,开拓 西亚市场;以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支点,开拓中亚五国市场。
2015年又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设立商务代表处,将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中心,辐射中亚五国市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设立商务代表处,以印尼为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至此,甘肃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5个商务代表处。
出去发展甘肃民营企业首次承揽海外大型工程项目
据省商务厅相关人士介绍,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省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项目合作更加务实,与伊朗等国经贸合作效果开始显现。甘肃机 械化建设工程公司已与伊朗库姆省卡什航空公司签订国际机场合作框架协议,在3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一期投资3.5亿美元。这是甘肃省民营企业首次以工程 总承包的方式承揽海外大型工程项目,对带动甘肃省机械设备出口及劳务输出有积极意义。伊朗议会已同意将库姆国际机场项目列入今年伊朗中央银行石油担保计 划。省机械化工程公司已于今年5月赴伊朗洽谈合作的具体事宜。目前,各方正在协同推进。而这仅仅是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众多经贸合作项目中的一个缩 影。这些项目的实施,为甘肃建设丝路经济带、扩大向西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大贸易“兰州号”欧洲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在即
兰州是陆路通往欧洲的“门户”之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通过货运班列直通中西亚、欧洲,兰州是必经通道。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开通兰州到中西亚、欧 洲的国际货运班列进程一直比较滞后,大大制约了甘肃省面向欧洲市场的外贸发展。了解到,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兰州将力争打通中亚、南亚及欧洲的内陆 贸易大通道,成为通往中亚地区重要的内陆口岸。据悉,从去年9月开始,兰州市政府开始协调铁路、海关等部门申请开通“兰州号”欧洲国际货运班列,从兰州出 发直达欧洲。届时,“兰州号”欧洲国际货运班列将从黄河之滨开始,穿越千里河西走廊,跨过霍尔姆斯口岸,横穿中亚,到达多瑙河畔。据了解,“兰州号”欧洲 国际货运班列目前正在紧张筹备当中,有望于第二十一届兰洽会召开前(7月5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