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广州在“一带一路”体系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广州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开拓情况如何?广州将如何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又将如何对接“一带一路”,把握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婕姝博士介绍,“一带一路”的建设隐藏着巨大商机,不管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广州都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受益者。“一带一路”主要是为广州企业的产能消化,包括“走出去”提供了很大便利。比如说,广州既然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在港口运营方面有优势,是不是可以包括航运、金融、建设等相关的企业一起抱团出海,向东南亚或者是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输出广州的资本、技术和有优势的产品。
聚焦1
广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情况如何?
穗企业对外协议投资总额同比增六成
广州企业去年对外协议投资总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半壁江山,企业“走出去”势头明显增强。
目前,广州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开拓情况如何?
据调查,广州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良好基础。今年2月底,广东振戎能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将在缅甸东南部的土瓦经济特区建设炼油厂。炼油厂的石油产能将达到每年500万吨,目前正在等待缅甸政府的批准。在土瓦经济特区,缅甸及泰国政府和民间正在推进大规模港口和工业区的建设。该炼油厂的建设或将成为中国资本在该地区的首次大规模投资,投资额约为30亿美元。
2013年,振戎能源收入为105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从国际贸易获得的652亿元人民币。
“我们还会加大海外竞争的力度。”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炼化中心总经理崔毅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将帮助提高他们的海外投资,包括该公司在缅甸有计划地兴建大规模的炼油厂。
作为较早“走出去”的广州企业,振戎将自己与国家海外战略紧紧捆绑在一起。崔毅表示,面对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封锁,振戎制定了“两洋战略”——即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并且在这两个战略上都有所斩获。
广州本土民营企业东送能源集团也是较早走出去的企业。去年,该公司在非洲拿下了大项目。公司董事长吕伟东说,通过种种努力,在中国和南非资源开发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的背景下,东送集团2014年10月29日拿到了在乌干达的合法开矿证明,预计投产后每年利润可达1.2亿美元。
据悉,广州企业近几年来加速“走出去”的步伐。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刺激下,广州企业去年对外协议投资总额高达32.50亿美元,同比增长62.34%,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半壁江山,企业“走出去”势头明显增强。
聚焦2
广州将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建设高端合作平台 吸引外资项目落户
广州正以南沙新区、中新知识城为重要平台,推动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据悉,广州在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正规划建设高端合作平台,吸引外资项目落户。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称,南沙新区片区将试点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放宽服务业投资准入等。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全球跨国企业都将可享受更便利的投资环境。
同时,广州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广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桥头堡。以南沙港区为依托,规划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海洋经济合作实验区,争取国家和省将国家科技兴海综合型产业示范基地落户南沙。
广州港务局长常敏介绍,目前,广州与世界上32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广州港也与世界20个主要港口结为友好港,并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
广州港务局将进一步梳理和整合广州市和广州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各类内外部资源,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形式和层次,发挥港口集聚辐射和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互联互通新格局。加强口岸联检单位“三互”和“三个一”建设,推动口岸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据悉,广州市正以南沙新区、中新知识城为重要平台,推动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南沙新区在开放型经济、商贸旅游、航运物流、会展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争取了国务院原则同意南沙金融创新15条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南沙新区实行意愿结汇试点,以及海关总署批准在南沙保税港区等广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在完善平台建设的同时,广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左连村介绍,要客观评价广东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对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广州港要打造靓丽的名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就要敢于“走出去”,到“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港口去合作、投资。目前,对外贸易新常态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要通过对外“走出去”,拉动本国的出口贸易,港口的发展可能与这个也有很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