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中欧企业深度合作实现“1+1>2”协同效应

中欧企业深度合作实现“1+1>2”协同效应

日期:2019-10-29        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到:

   随着中国企业在欧盟开展越来越多的兼并购活动,中国企业的并购主题已不再局限于技术引进,更多的是期待中欧企业双方能够共享资源,实现协同效益。双方企业通过内部技术、人才、渠道等方面的共享,开展联合研发、联合采购等活动,进而实现降本增效和“1+1>2”的协同效益。欧盟中国商会与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日前联合发布《2019中国企业在欧发展报告》称,中欧企业通过深度合作实现多元化资源共享,强化企业发展协同。同时,行业领先的中国企业还参与欧盟标准制定,助力提升欧盟标准的国际先进性。

  收并购促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共享产品名录及渠道资源;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后,在研发、采购、生产各环节皆实现了协同效益;杰克缝纫机收购德国奔马、拓卡,拓展全球化市场……报告指出,中国企业通过收并购与欧洲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了协同发展。

  中国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公司后,实现了基于资源共享的产品品类扩充、营销渠道合作与成本优化。首先,被收购后的普茨迈斯特产品类型覆盖领域迅速从单一的混凝土泵车拓展至搅拌车、搅拌站等多品系组合发展;其次,三一重工通过将普茨迈斯特推荐给三一遍布全球的经销商网络进行共同代理,帮助普茨迈斯特扩张了30%以上营销渠道,实现了中国、中东、东欧等更广阔区域范围内的产品销售;再次,普茨迈斯特利用三一重工制造的高品质且成本更为低廉的零部件削减采购成本约20%,进而增强了其在全球的价格竞争力。

  自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以来,双方业绩均迎来长足增长。吉利更是为沃尔沃带来起死回生的机会,销售额和雇用员工数量均实现翻倍提升;吉利也借力沃尔沃从中国本土中低端品牌华丽转身,成为汽车领域的新一代热门企业,实为双赢。

  吉利控股完成并购沃尔沃汽车后立即开展沃尔沃4个项目的国产申请,帮助沃尔沃实现产能扩张。在此之前,沃尔沃在中国并无本土工厂,如今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家工厂已实现从发动机到整车的生产,部分车型还可供应沃尔沃欧美市场,如成都工厂2016年向美国市场出口3500辆S60L型车。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在研发、采购、生产各环节皆实现了协同效益。整合后成立了联合成本与采购委员会,实现采购协同效应。该委员会一方面通过更大规模的集体采购提升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沃尔沃对供应商质量的严格管理评估体系优势,把控产品质量。因此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吉利侧重商务谈判,沃尔沃侧重供应商质量管理,双方默契合作,实现采购成本有效缩减。2012年开建的张家口发动机厂就在该委员会的助力下实现采购成本降低20%。

  吉利和沃尔沃还在瑞典合作建立中欧汽车研发中心(CETV)实现研发强化。2018年吉利研发中心投入超30亿克朗,拥有超3000名研发人员。双方在此研发中心共同开发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CompactModularArchitecture)推动了沃尔沃全球第二畅销车型XC40的诞生,以及更加高效、环保、节能的Drive-E动力总成平台的问世。

  此外,双方还通过合作建立新的子品牌谋求未来发展新动能。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集团共同成立领克汽车合资公司,为双方的长远发展构筑业务新擎。领克产品的开发基于双方共同开发的CMA基础模块架构,主打与沃尔沃、吉利自身定位不同的全球都市年轻化消费群体。其中,领克01准量产车和03概念车市场反响强烈,上市一年多来,在中国累计总销量已达18万辆,经销商覆盖中国230多个城市,为吉利与沃尔沃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杰克缝纫机股份公司于2009年收购了世界自动裁床行业著名企业奔马(Bullmer)和拓卡(Topcut),并成立德国拓卡奔马公司,各方一同携手拓展全球化市场。实现并购后,杰克缝纫机将自有缝纫机技术与产能带入拓卡奔马,在原有的单一的裁床产品品类中加入缝纫机,丰富了其产品线的同时大力助其扩展经营市场。在合作方面,拓卡奔马利用其技术能力提供高标准产品设计,杰克缝纫机则负责提供高性价比且高效的产能,以及在中国乃至亚洲成功积累的销售渠道资源,两方协同将产品首先带入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进而一同挖掘全球市场潜能。

  参与欧盟标准制定提升欧标国际先进性

  华为助力欧盟5G标准制定、大疆参与欧盟无人机法规制定、中国企业主导国际鞋类标准转化为欧盟标准……一些行业领先的中国企业参与了欧盟标准制定,提升了欧盟标准的国际先进性。报告指出,先进完善的标准是行业进步的基石,而部分领先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方面一直积极与欧盟标准制定者、研究机构紧密合作,输出自身的行业经验,致力于为提升行业标准先进性贡献力量,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华为开展5G研发已有10年,自2012年欧洲委员会开展5G标准研究进程伊始,华为就是欧盟METIS19项目的活跃参与者。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华为欧洲研究中心为5G技术的无线电路概念和设计项目作出了重要贡献,且目前华为依旧是欧盟Horizon2020项目的核心参与者之一,过去7年已累计开展13项欧盟体系内5G建设研究工作。现今,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被行业公认为控制信道编码最终方案。该标准可以同时满足包括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在内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大类应用场景需求。

  2019年6月,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发布了欧洲关于无人机使用通用法规,其内容包含无人机运营审批和无人机技术。中国前沿无人机科技企业大疆受邀参与该法规制定,为欧盟无人机规范化的环境建设贡献了力量。

  在基础制造业领域,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晋大科技、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制鞋与抗菌领域的企业和专曾家于2016年主导制定了ISO19574《鞋类和鞋类部件抗真菌性能定性评估试验方法》国际标准。针对该标准,欧盟鞋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9年发起投票,欲将该标准吸纳进欧盟行业标准体系。如果本次标准转化成功,中国企业在鞋类抗菌标准方面的实验发展将为欧盟鞋类评估与鞋类部件提供有效标准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