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拥有行稳致远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拥有行稳致远的未来

日期:2018-10-30        来源:《环球》杂志
分享到:

   “一带一路”从倡议到行动,建设成效显著。中外企业家、金融家坚信“一带一路”倡议一定能够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一定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的理念,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增添了不竭的动力,也让沿线国家和人民有了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工程”深入推进。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30多个沿线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20多个国家同中国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从倡议到行动,建设成效显著。

   在日前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中外企业家、金融家相聚钓鱼台国宾馆,共议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坚信“一带一路”倡议一定能够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一定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的理念,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广阔的发展与合作空间

   成立约170年的英国保诚集团,通过其遍布全球的公司提供保险和金融服务,管理6000多亿英镑的资产,在全球拥有超过2600万名保险客户。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在亚洲有约94年的历史,其旗下保诚集团瀚亚投资公司在这一地区投资巨大,几乎涵盖该地区的所有国家,称得上一家总部在英国的“亚洲公司”。该公司进入的市场不少是“一带一路”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因而对于“一带一路”有着独特的见解。

   保诚集团瀚亚投资公司主席康德纳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倡议。他特别提到,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创造就业,扩大贸易,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康德纳说,未来几十年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非常大。2015年到2030年,仅东盟就将有超过6000万的工作人群、8000万的中产阶级、1亿人口进入到城镇。从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结构看,截至今年8月底,8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56个的工作人口数量在增加。把这56个国家都加起来,在未来15年,工作人口总数将增加4.5亿。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必须为4.5亿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相当于欧洲工作人口的1.5倍,美国的2.3倍。最直接的结果是,建立起足够的基础设施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成为这些地区的政府官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一带一路”倡议拥有比基础设施建设远为广阔的发展与合作空间。康德纳举例说,中国与英国在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有很多沟通和对话。在中国和英国的经济高峰对话中,英格兰银行和中国央行讨论了如何制定“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标准问题。保诚基金会与中国发展基金会在改善中国儿童的健康和营养问题等领域也有紧密的合作。

   “面对问题,我们就要解决问题,要坦诚沟通,共同努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协作非常重要。事实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工程”,它们所体现的原则,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东盟,还是在有关国际组织,都是一以贯之的。

   其中,民心相通尤其重要。对于这个问题,“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国家队”有着切身的体会。

   截至2017年底,70多家中国的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了将近2000个项目,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是中国工程领域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完备、业务链最完整的知识密集型工程公司。五年来,该公司在“一带一路”项下新签合同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境外合同额比2003年增长了50%以上。在巩固石化和电力领域的同时,他们还在基础设施、冶金、房建、输油管道、环保等领域发展,承建了全球最大的土耳其天然气储库总承包项目、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化工综合类项目。

   在“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曾经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武宪功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系统宣讲不够,“共商”商得不够。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最根本的原则,而其核心则是共商。如何共商?武宪功有着来自一线实践的见解。

   首先,要和当地政府、当地需求商来商量他们最需要什么。武宪功说,要弄清楚在对方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基础设施需要什么、化学领域需要什么、民生领域需要什么。是需要学校,还是需要道路?需要铁路,还是需要公路?需要码头,还是需要乡村建设?解决好需求问题。

   其次,还要“共商”好怎么办。假如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一个项目,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运转,不能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实现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共建就谈不上,共享更谈不上,最终可能成为当地百姓,甚至投资企业的负担。在“共商”的环节,所有这些问题都要谋划好、阐释好。

   毋庸讳言,“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需要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并加以解决。还是康德纳说得好:“面对问题,我们就要解决问题,要坦诚沟通,共同努力。”

   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增进了解、促进互信、加强合作的平台,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受到普遍认同。“一带一路”倡议最初着眼的国家只有65个。经过五年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逐渐被更多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跟几乎整个世界的所有人在一起探讨“一带一路”,一起构架“一带一路”,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惠及整个人类。

   武宪功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注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我们修亚吉铁路,沿线的工业园给当地带来了持续发展。由于运输成本降低了70%,工业园将来形成的出口、进口将给当地人民和税收带来很大的好处。

   武宪功还向中国企业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是牢固树立契约意识,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二是不仅在项目本身的合规性、发展性、闭合性上下功夫,还要在环境保护、文化交流、社会融合方面下功夫,用当地的文化理念、做事风格去做事,一起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三是尽好当地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属地化经营,更多使用当地的工程师、劳动力,在建设的同时培训好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真正受益;四是加强中国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作。

   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主任拉斐奇·多萨尼跟大家分享了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要取得成功,不仅要关注短期经济收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比如,当地就业情况、生活质量受益情况、医疗、健康、良好的环境,等等。其次,还要管理渐进风险,这往往是项目过程中被忽略的。比如,机构的质量、制度的质量、契约精神、法治精神等,也即我们所说的制度环境。在一些“一带一路”国家,制度环境可能是比较脆弱的。此外,还要考虑到国家的风险、区域的风险,甚至是地方的风险。

   多萨尼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项目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他总结了若干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包括要有当地实体、当地企业参与,要用当地员工;当然,符合监管、技术转移、项目实施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带一路”项目要取得成功,项目开始前要做的事情就很多。这包括很多经济性的问题,比如要支持本地的中小企业,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融资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监管的问题、税务的问题;也包括很多社会层面的挑战,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等。决策者首先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带一路”建设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惠及沿线各国人民

   协鑫集团是中非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等合作领域的深度参与者。由协鑫集团牵手中国保利集团打造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非洲沿线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这些项目的建成可为资源国带来大额的外汇收益,缓解非洲局部地区的债务危机,并带动中国现有成熟的石油天然气技术体系走进非洲。

   随着协鑫中国埃塞吉布提油气一体化项目的推动,相关工程建设的合作圈、生态圈和朋友圈越来越大,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保利协鑫天然气集团副总裁刘诚介绍说,协鑫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努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当地的民心工程,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民友好往来,积极帮助当地解决民生问题,修建幸福路,架设友谊桥。

   四年多来,公司为贫困地区修建了道路150公里以上,承建的友谊大桥也已通车。公司还帮助当地种玉米,建设蔬菜大棚,打水井,解决当地就业2000多人,中国工人则不到10%。公司还协助社区建设,捐资助学上百万美元,为项目所在地构建了合作共赢、幸福共享、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正如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晓蕾女士所言,“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跟当地的互动以及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吸引广泛的国际合作

   张晓蕾所在的渣打银行是一家领先的国际银行,在全球6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000家网点、3000多台自动柜员机。渣打银行自1858年在上海开设分行以来,在华经营已经超过160年,可以说是对中国境内、境外市场非常熟悉的银行。

   渣打银行有45个市场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匹配的。在张晓蕾看来,渣打银行是天然的“一带一路”银行,其网络匹配度是所有银行中最高者之一。五年来,渣打银行一直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集团战略,在全球范围推行。

   到2018年7月底,渣打银行参与的“一带一路”项目超过50个,涵盖亚太、中东、非洲多个市场和多个相关行业。去年底,渣打银行宣布将于2020年底前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提供至少2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该集团已在集团总部层面建立有关工作组,并且在全球多个“一带一路”市场设立中国客户经理制度,聘用讲中文的同事在当地服务中国企业、银行和当地客户。

   今年5月,渣打银行在北京主办了“一带一路”论坛。过去一年以来,渣打银行中国团队牵头在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100家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了交流,接待沿线国家相关方面来访,安排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交流。

   张晓蕾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要有更多的包容性,吸引更多的当地企业和私营机构来参与。目前,欧洲、美国的许多大型跨国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一带一路”工作团队;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一家美国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投资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机构正日益广泛。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既定的长期战略,也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紧密相联。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是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张晓蕾的数据表明,在非洲,现在约10%的付款是以中国为目的地汇出的,但是只有约0.1%是用人民币付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008年,只有20个非洲银行跟中资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到2017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186个。加纳、尼日利亚、津巴布韦都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说明央行之间的交流和基础建设呈现良好的态势。

   她提议,各国央行应该通力合作,加大人民币储备比例,使人民币使用战略化。她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建设、资本市场开放,能够形成政府搭台、央行引导、私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局面,共同搭建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