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项目融资为什么在PPP模式中运用不充分?

发布日期:2021-11-02    来源:CCP
分享到: 更多

   虽然我们可以列举的PPP融资方法有很多,但实际中PPP项目前期的融资还是比较艰难的,大部分是股本金的压力大。按某些银行的风控要求,如果政府不承诺项目的保底回报,银行是不会贷给项目资金的。

   而项目融资本是一种非常适合在PPP模式中加以运用的,但在我国PPP项目中大都不能为金融机构接受。

   适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项目有哪些?

   1、资源开发项目。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等资源项目的开采。

   2、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桥梁、自来水、电力、电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3、制造业项目等。

   目前,中国的项目融资主要集中在公路、电厂、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上。

   项目融资现状

   项目融资与一般传统融资原理的区别就在于:项目融资主要是看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PPP项目中基础设施是有未来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按理可以将此抵押给银行,但现在许多银行不要这种未来的东西,要看得见的不动产抵押物。说说明某些银行的思维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例如一条高速公路项目,如果要向银行借40、50个亿,按银行的要求就需要提供70、80个亿的不动产作为抵押物,项目公司当然提供不了。特别是有些经营收入不是很明显的,如污水处理、垃圾发电、自来水等项目,其收入还没有像高速公司那样明显强大,所以很多银行根本不予理会,这当然是缘于银行的风控要求,这也被国人喻银行贷款为“砖头文化”,可问题是很多PPP项目没有那么多硬砖头!

   国际PPP项目常用的项目贷款未能得到充分运用有哪些原因?

   事实上,现存的PPP项目多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相对不足。传统的商业贷款是债权融资的主要模式,国际PPP项目常用的项目贷款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目前尚未建立项目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难以实现以项目未来收入和资产为质押的银行贷款。虽然银监会发布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但实践中,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为担保的项目融资方式并不多见。

   2、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还是习惯于躺着挣利差,创新动力不足,加之股权结构设计、股权退出等难题未解,导致股权融资在融资过程中运用甚少。如此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融通的资金量极为有限,相对于PPP项目的巨量投资,可谓是杯水车薪。同时,以商业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利率过高、周期较短,难以适应大多数PPP项目收益低、周期长的特点。

   这也说明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PPP项目的收益与风险,不要只顾收益,不愿承担风险。

   项目融资的优势

   项目融资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世界最大的,年产80万吨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就是通过项目融资实现开发的。

   项目融资作为国际大型开发项目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保证来融资的。它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也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还款承诺,贷款的发放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

   PPP也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PPP项目融资方式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通过民营资本的介入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项目的效率。因此,在PPP模式中大量运用项目融资方式,将可以极大解决PPP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