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我国PPP项目落地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日期:2021-10-15    来源:PPP频道
分享到: 更多

  在我国PPP项目数量庞大、投资高额的背后,其落地率低的困境也一直存在。为了研究这一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的因素进行了权重赋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因素的客观数据计算出各省份PPP项目落地率的具体得分,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

  一、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将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归为两大类,即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的外部环境因素指标和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的自身因素指标。PPP项目外部环境因素指标主要是指贯穿于PPP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对于PPP项目自身因素指标,我们主要选取总投资额、项目持续时间以及项目属性这三个指标。

  (一)外部环境因素指标选择

  1.经济因素指标选择

  经济因素是影响PPP项目落地率外部环境因素中的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PPP模式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阶段,不仅有从政府角度而言的对PPP模式的需求,而且有从市场角度而言的社会资本与金融服务所具备的条件。为此,本文用人均GDP、市场稳定性、市场需求、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金融化指数五个表现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指标来作为各省份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经济因素的测度。

  人均GDP和PPP项目落地率呈正比。一般而言,一个省份人均GDP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越快,对城市基础设施要求就会越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均更加需要PPP项目融资,故而PPP项目落地的可能性增大。

  市场稳定性对PPP项目落地率具有促进作用。市场稳定性指标用1-CPI增长率来测度。1-CPI增长率越高表明该省份的物价波动越小,PPP项目中社会资本参与方的未来收益现金流风险越小,PPP项目的落地率越高。

  市场需求与PPP项目落地率呈正相关。学术界通常用公共预算支出总额测度市场需求。一般而言,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高,越有利于PPP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也会越重视PPP项目的运营,使得PPP项目落地率有所保障。

  民营经济发展程度对PPP项目落地率具有正向作用。以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与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值作为衡量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民营企业是PPP项目的重要参与方,民营企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其PPP项目的资金来源相对稳定,有利于提升PPP项目的落地率。

  金融化指数对PPP项目落地率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化指数用金融业增加值/GDP总额来衡量。一个省份的金融化指数越高证明其金融行业发展越好,PPP模式推进时资金调配可性越强,PPP项目落地的可能性越高。

  2.制度因素指标选择

  PPP项目能否顺利落地,也取决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之间的博弈能否实现均衡,而这种均衡是建立在双方动态信任特别是社会资本对于地方政府信任的基础上。如果地方政府能在制度设计上出台一些有利于增进其与社会资本之间互信的制度措施,那将会更有利地促进PPP项目的落地。为此,我们将政府是否出台专门支持PPP项目的文件和政府是否设立PPP发展基金这两个指标来作为制度因素指标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政府制度或政策的支持力度同PPP项目落地率呈正比。有专门的支持文件或者设立PPP发展基金的省份,其PPP模式发展相对较好,更有利于PPP项目的落地,提高该省份的落地率。

  3.社会因素指标选择

  社会因素指标包括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增长率以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越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越高的省份,其公众对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而常住人口增长率越高的省份,其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速度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会对PPP项目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PPP项目的落地率产生更高要求。

  (二)PPP项目自身因素指标

  本文以PPP项目总投资额、项目持续时间以及项目属性三个指标作为PPP项目自身参数研究其对项目落地率的影响。

  项目总投资额、项目持续时间与PPP项目落地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项目总投资额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其涉及的参与方越多,面临的融资风险和运营风险就越大,项目最终落地的可能性越低。

  二、实证研究

  (一)AHP指标权重计算

  为了计算PPP项目落地率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本文首先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一指标体系源于上文对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其次,邀请PPP相关专家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由于不同行业领域的PPP专家所站角度不同,其对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认知也会有所差异,故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本次问卷调查邀请的参与专家包括财政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从事PPP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以表1为基础,依据专家打分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进而构建判断矩阵。最后,根据判断矩阵的数值计算出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由于专家打分之间存在差异性,本文最终选取各专家打分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以外部环境因素的二级指标为例,在对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时(以专家1打分结果为例),专家1认为经济因素比制度因素重要,具体重要程度介于两者同等重要与一方比另一方稍显重要之间,经济因素比社会因素重要,其重要程度介于明显重要与强烈重要之间,制度因素比社会因素明显重要,具体打分如表2所示。

  为了验证专家矩阵标度的内在逻辑性和权重运算的科学性,本文借助yaahp软件对每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C.R.值小于0.1,则说明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可以作为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的合理依据。专家1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由结果可得专家1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故该矩阵得出的各指标权重完全符合客观思维判断逻辑,因此,后文中利用该权重计算出的各省PPP项目落地率的测算值也将客观有效。

  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根据各判断矩阵的标度值,借助yaahp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结果如表4所示。在PPP项目落地率影响因素的一级指标中,外部环境因素指标体系的权重(0.525)略高于PPP项目自身因素指标体系的权重(0.475),从数值大小来看两者接近1:1的比例,这说明对于PPP项目落地率来说,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都相当重要,不能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二级指标因素中,经济因素所占权重最大(0.6716),制度因素指标次之(0.2371),社会因素指标所占权重最小(0.0913)。这表明多数专家认为在PPP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对于PPP项目落地率的影响最大,社会因素对其影响最小,故改善经济环境是各省提高PPP项目的落地率的重要手段。具体到三级指标,经济因素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市场需求(0.4096)、人均GDP(0.2660)、金融化指数(0.1953)、市场稳定性(0.0709)和民营经济发展程度(0.0702),该权重排名说明一个省份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和该省份的经济发展程度对于PPP项目落地率的影响最明显。制度因素指标体系中,政府是否出台专门的支持PPP项目发展的文件(0.7764)对PPP项目落地率的影响程度高于设立PPP发展基金(0.2236)对其的影响,表明多数专家倾向于希望政府出台专门性文件支持PPP项目的发展。社会因素指标中,城镇化率所占权重最大(0.6427),在数值上表现为一半以上,常住人口数次之(0.2394),常住人口增长率最小(0.1179),这说明PPP项目落地率与城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政府不能忽视城镇化的发展。针对PPP项目的内部影响因素,项目总投资额、项目属性和项目持续时间所占权重依次是0.5320、0.2730和0.1950,从三者权重的具体数值上来看,大多数专家认为对PPP项目落地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项目投资额,投资额度越大,PPP项目所要面临的风险则越大,给PPP项目落地率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将增加,这确实是各省份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

  (二)AHP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上文所得权重,结合各省客观数据,我们计算出各省最终得分。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将全国31个各省份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对PPP项目落地率进行解释。文章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相关数据库。

  1.描述性统计

  PPP项目落地率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表5所示。就外部环境因素的各影响指标而言,从各指标均值来看,经济因素指标体系中,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这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相一致,东部地区经济较于中、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对PPP项目落地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制度因素指标分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且西部地区的分值与中、东部地区差异较小。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太发达的境况下,地方政府选择从制度和政策上大力支持PPP模式来弥补该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财政缺口。从PPP发展基金建立情况来看,全国共9个省设立PPP发展基金,其中属于西部地区的有4个,3个属于中部地区,2个属于东部地区,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制度因素对PPP项目落地率的正面影响。社会因素指标分值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时地区间分值差距很小,这说明我国一直推行的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显著,同时这也证明了社会因素权重赋值小是相对合理的,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赋值结果的科学性。

  在PPP项目自身参数体系中,项目总投资额分值排名从高至低分别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且中、西部地区分值接近一致,这说明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开展的PPP项目需要更大的投资,再加上中、西部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较高,很容易导致PPP项目半路夭折,降低该地区的落地率;中部地区项目属性的分值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值最低,这说明相对于西部地区,政府更相信中、东部地区的PPP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对中、东部地区PPP项目的运营阶段提供了更多的担保,提高其落地的可能性;项目持续时间分值从高至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原因在于项目持续时间越长,其面临的不论是经济风险还是政治风险都会增加,致使其不能顺利进行,从而降低了该地区PPP项目的落地率。

  2.PPP项目落地率得分

  表6为各省PPP项目落地率分值表。通过整理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的季报,计算了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PPP项目落地率并进行排名(见表6实际名次),由于数据的不完整性可能导致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最终名次与上文中计算的名次大体一致。根据表6显示的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PPP项目落地率分值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究其原因,东部地区相较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好,城镇化率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故其PPP落地率较高,与上文权重赋值相符,这也进一步说明经济环境因素和城镇化率确实对PPP落地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具体到各省份排名状况,东部地区除了上海、海南和广西,其余省份的排名都相对靠前,江苏、山东、浙江、北京、福建、广东、河北均位居全国落地率前十名,这与东部地区市场环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息息相关。与此同时,上海作为经济强省,在各方面条件都相对优越的条件下,其计算出的落地率却排名靠后,这是因为由于截止到2016年底,上海市的PPP项目仅有2个,原因可能是上海经济发达,财政资金充足且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政府不需要依赖PPP模式来缓解财政资金缺口,故对PPP模式并没有过多的支持,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政府支持力度也是影响PPP项目落地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南和广西虽然属于东部地区,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为落后,这也是导致其落地率分值低的重要原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各省份排名相对靠后,但也不难发现内蒙古、河南以及四川的排名十分乐观,这是因为政府十分重视PPP模式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出台了大量专门支持PPP发展的文件,同时内蒙古和河南还建立了PPP发展基金确保PPP项目正常开展。

  (资料来源:马恩涛,李鑫.我国PPP项目落地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02):32-43.)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