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财务风险并非独立于某一阶段,而是一个自始至终形成的系统内风险,风险因素之间呈现出相互作用和转化的复杂非线性传递关系。目前,对于PPP项目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文献较少,PPP财务风险可分为融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融资风险,融资成本过高,资金筹措困难,会导致PPP项目失败;二是成本超支风险,包括PPP项生命周期成本超支问题等;三是项目长期性导致的收益不确定性。当前针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尚未形成一个动态评估系统,仅有叶晓甦等运用了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垃圾焚烧发电、体育场馆等PPP项目收益仿真模拟。考虑到PPP的现金流贯穿在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现金流如果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当前阶段以及下一阶段的正常运行,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问题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据此,本文从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现金流着手,厘清PPP项目各个阶段的资金运动与其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的关系,构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期动态测度和评价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为防范PPP项目财务风险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将PPP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为PPP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1、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系统构成的分析
1.1 外部风险子系统
PPP项目外部风险贯穿PPP项目财务风险始终,外部风险子系统会对PPP项目财务内部影响因素带来不确定性,每种不确定性因素会沿着各种方向迅速传开,且彼此发生作用,最终引发项目财务风险等一系列后果。本文借鉴刘宏和孙浩[4]构建的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环境风险五大类构建PPP项目外部风险子系统。鉴于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变化是出现PPP内部财务系统风险的主要诱因,因此本文并未直接评测PPP外部风险,而将其视作PPP财务风险系统发生改变的重要前提,模拟其对PPP财务风险评价系统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2 内部财务子系统
现金流可以实时反映项目资金流动情况,从现金流量角度建立PPP项目的财务预警可以准确反映PPP项目的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项目的财务问题。因此,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内部财务子系统包括与现金流入和流出相关的各种财务要素。建设期的现金流入主要是指项目的资本金投入和工程建设贷款,现金流出主要指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运营期的现金流入主要指项目的销售收入、政府补贴等,现金流出主要指项目的经营成本、财务费用、偿还本金等。
1.3 PPP项目财务风险度量子系统
利用PPP财务风险度量子系统计算各PPP项目的风险能量值并可以进行风险纵横比较。该子系统主要包括:PPP项目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PPP项目评价指标阈值和权重的确定以及PPP项目风险能量的计算。
(1)PPP项目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基于PPP项目存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的内容,且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存在循环运动,本研究将PPP项目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融资期、建设期以及运营期,并标注同向与反向指标类别代表与风险变化方向的关系,其中,融资期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资产负债率、债务结构比例、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在项目的融资期,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依据约定的比例对项目进行投融资,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各自的责任。因此,PPP项目的融资期主要考虑特许经营期内的项目可行性,融资结构、合同利率的选择等将直接影响项目特许经营期内的现金流入、流出,本文将综合资金成本率作为财务净现值的基准折现率,以此体现项目的融资成本。PPP项目建设期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日平均盈余资金、资金充裕度、进度偏离度,PPP项目建设期的风险多与工程项目本身有关,该阶段主要是保证各投资方资金的流入能够支撑设备购置、工程进度管理、利息支出等现金流出,防止出现资金缺口,因此该阶段的财务指标主要衡量项目的资金短缺状况及项目进度情况。PPP项目运营期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盈利现金保障倍数,运营期主要是项目能够偿还贷款和利息、进行成本管理、维护管理等并实现盈利,期间可能面临运营不当、成本超支、收益不足等一系列风险。因此,项目的运营期主要衡量项目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获现能力。
(2)PPP财务风险指标阈值及权重的确定。状态不同,PPP项目的财务风险的考评指标临界值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依据相关文献确定指标阈值,阈值被细分为安全区、风险区和危机区,在AHP法辅助下对不同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发放调查问卷,对32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评分进行汇总,将不同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推导出来,就此来量化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指标R01、R04、R08、R09的阈值参考邱莲莲,指标R03、R05,R06,R07参考叶晓甦和于娜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明确指出,项目资本金不能低于工程投资总额的20%,也就是说,项目贷款比例上限为80%。此外,在项目总贷款额中,商业贷款在项目总投资额中的占比应 低于50%,鉴于此,此文选定的R02指标风险区是50%~80%。与此同时,就R10~R15指标而言,假若其值比行业平均值高,意味着项目呈现出良好的运营状态,在安全区范围内,假若行业最低值比平均值要低,意味着项目有运营风险,在风险区范围内,如果比全行业最低值要低,意味着项目呈现出不佳的运营状态,在危机区范围内。
(3)PPP项目财务风险能量的计算。本文借鉴朱俊文等采取的风险能量计算方法,借助“距”的概念和风险能量释放理论计算PPP项目财务风险能量。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与理想状态的距离,得到各个风险评价指标的能量值,再根据AHP法结果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得到加权平均下的财务风险能量值。风险能量值越大,PPP项目财务风险就越大,若风险能量值为0,则系统绝对安全,若风险能量值为1,系统处于危机状态,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第一,PPP财务风险和销售收入、政府补贴及出资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销售收入、政府补贴、政府出资的增加,PPP项目将面临较低的财务风险。
第二,PPP财务风险与经营成本、贷款利率和所得税税率存在极强的正相关性,经营成本、贷款利率、所得税税率的增加,PPP项目将承担更大的财务风险。
第三,以各个风险影响因素敏感度为依据,按照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政府补贴、贷款利率、所得税税率和政府出资。
第四,单个风险影响因素以相同比例增减变动时,促使PPP财务风险减小的有利变动比促使其增大的不利变动更敏感,且在项目后期这种差异越来越小。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因素对PPP项目的财务风险产生了最为敏感的影响,与学者孙伟的观点一致,即在PPP项目中,应该重点关注运营收益和经营成本,而运营收益源自于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差额;政府补贴与贷款利率因素也极大的影响到了PPP项目的财务风险,影响并不太明显的因素是所得税优惠和政府出资,与学者刘宏和孙浩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即利率和税收因素对PPP项目的财务风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可见,本文模拟结果和其它相关研究彼此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2.2 对策建议
为全面落实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根据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PPP项目运营管理,重视PPP项目绩效考核。由仿真结果可知:PPP项目销售收入增加和经营成本减少会使PPP项目财务风险显著降低。因此,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应重视PPP项目经营管理,创建完整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应确保项目现金流的持续稳定性,建立项目收支预算方案,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此外,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绩效考核,在加强PPP项目收入管理的同时,设置合理的绩效付费或超额收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增收的积极性,全面提升项目的市场投资回报率、技术创新空间以及外部适应能力。
第二,遵循政府补贴适度原则,减少PPP项目政府出资占比。由仿真结果可知:若PPP项目政府补贴力度过大,会减小PPP项目财务风险,若政府补贴力度过小则情况相反。因此,在拟定政府补贴合同时要遵循适度原则,结合项目类型、特点、期限等方面适当增加政府补贴,实现以少量财政撬动社会资本,发挥PPP项目“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激励相容”的作用。此外,由仿真结果可知政府出资是PPP项目财务风险的不敏感因素。因此,政府方可适当减少对PPP项目的出资比例。地方政府对于PPP项目的出资应该根据自身财力状况设置合理的资本结构,政府部门可设立一个专门的PPP风险账户,将减少的政府方PPP项目出资额转移到该账户上,作为PPP项目风险储备金,一旦PPP项目发生资金短缺等风险,可从该账户提取资金补缺来控制PPP项目财务风险,防止风险进一步加大。
第三,推出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控制PPP税收优惠力度。由仿真结果可知贷款利率的降低会减小PPP项目财务风险,因此政府方应保证PPP项目顺利融资,坚守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的本源,可实行PPP项目长期优惠贷款利率等相关政策,避免资金成本过度挤占利润空间,充分实现财务杠杆效果。此外,根据仿真结果,所得税税率变化对PPP项目财务风险影响较小,故政府方应控制PPP项目税收优惠力度,除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外,其他PPP项目要减少优惠。同时注重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效益,防止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高华,马晨楠,张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测度与评价[J].财讯,2021(18):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