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之前,先简单简单回答大家几个问题:
问题1:什么是PPP模式?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问题2:为什么要引入ppp模式?PPP模式的引入,将促进原有环卫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管干分离,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采取PPP模式,可以盘活现有环卫资产,通过利用社会资本的资源,解决环卫一体化项目的资金投入难题。政府按照考核标准和服务效果支付服务费用,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效益。专业的社会投资人引入后,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引入专业化的环卫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经验与管理模式,可以全面快速提升环卫行业的技术、运营及管理水平。
再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据中国固废网数据显示,2018年1月,55个固废领域落地项目中,环卫项目多达23个;2月,37个固废领域落地项目中,环卫项目占据15个名额;3月,固废领域落地项目较2月3倍之多,达到105个,环卫项目的数量直接高达53个,其中环卫保洁项目39个,环卫一体化项目14个。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2018年我国环卫车辆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是你知道ppp模式是近几年才引进的吗?2002年以前,我国环卫服务主要由政府环卫部门负责城镇环卫设施的投资、建设、服务管理等,兼具垄断效应和规模效应。由于资金、技术、管理、运营水平有限,“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后,国家大力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环卫服务市场化的形式一般是服务外包,特点表现为服务合同期限短,服务区域范围较小、服务内容较单一,这也导致行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环卫企业短线作战不敢投入,服务质量难有质的提升,行业发展受限。
现在环卫市场一片大好的原因是在于2015年,国家推行的PPP模式等一系列国家政策,为公共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政府采用PPP模式与企业合作,不仅解决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也将管理与作业分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不规范、机械化程度低等情况,对行业的发展则起到了质的催化作用,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就超2200亿,且伴随城镇化率上升、人口增及交通基础设施扩建等因素,环卫行业的覆盖面积扩张,价格上涨等,到2025年,环卫市场化空间更是可以实现3500亿元的飞跃。
中小环卫车企业生存压力巨大
近几年来,随着基础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以及PPP模式的不断推进,政府部门转变过去在环卫保洁市场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但是PPP模式对于中小环卫车企业很不友好,大型环卫车企业纷纷成立自己的保洁公司,大规模采用自有车辆,而中小环卫车企业受规模和资金等多方面限制,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大型环卫车企业通过自己的保洁公司拿下保洁项目后,所有自己能生产的环卫专用车都采用自家生产的产品。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小车企来说,虽然同属一个行业,但是从专注制造业到开拓新的环卫服务行业来说,企业的精力和资金有限,多数企业无法顺应趋势完成这一步的跨越。
反观欧美的环卫专用车企业,如英国的庄士顿、美国的埃尔金和德国的法恩公司,都是环卫车企中的佼佼者,但是自始至终,他们也从来没有去涉足保洁行业,而是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面对当前的这种局面,大部分中小环卫车企业已明显的感觉到寒意,在量价齐跌的趋势下,大家都在思考着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突围出去。
中小环卫车企业生存困难的原因
近几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推广和扶持下,环卫服务市场化的趋势在全国全面的铺开。在接手环卫服务的过程中,政府手中的老旧设备也一并要求服务公司以租赁或是买断的方式进行接管。因此,从近3年市场反馈来看,中小环卫车企业的市场份额整体下滑25%左右。
早些年,在进行环卫市场化时,一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在市场占很大比例,但随着近几年PPP模式的推广及一些大型环卫服务公司的推动下,中小环卫服务公司正逐步的退出市场,而中小专用车企的大部分的企业客户正是这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随着他们的萎缩,中小专用车企的销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ppp项目融资要求大,中小企业难以为继
从全国各地的环卫服务项目中标情况看,当前地方政府更倾向和大的环卫服务公司合作,项目的合同金额是越做越大,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连投标门槛都进不去。这些大型环卫服务公司手握大项目,采购设备的量自然不少,没有设备制造能力的环卫服务公司,通常会通过和某些大型环卫车企进行战略合作,但其中最本质的因素,还是想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进行设备的购买。
这对于大部分中小专用车企是无法承受的,因为本身中小车企的价格和利润就已经很低,根本无法承担分期付款所产生的金融成本和应收账款风险,而即使是那些开展分期付款的大型车企,应收账款逾期问题也是连连发生,甚至对簿公堂、诉诸法律的也不在少数。
产品供给存在问题
当前法律、政策对PP项目缺少详细完善的规定,市场中对于提供公共产品企业通常也是采用比较宽松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会造成市场竞争环境的混乱。另一方面国有中小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能力问题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也会出现较大漏洞,片面追求利润的提升,却忽略了对人员技能的培训管理,导致在发展过程中人员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能力的缺失导致建设过程中工程的进展、成本管理及安全质量等问题频发。
大部分环卫专用车辆制造门槛相对较低,从目前市面上通用的环卫专用车类别看,洒水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密闭式垃圾转运车等普通车型,几乎不存在什么技术门槛。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大家只有不断进行价格的恶性竞争,更有甚者就是在底盘和上装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近年来,国家在城市垃圾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中投入巨大,很多企业也不断进入到环卫车领域,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加的雪上加霜。
中小环卫车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局
1、注重产品的运行成本
随着终端客户性质的转变,保洁服务公司的客户更注重价格、运行和维护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更要充分考虑车辆的实际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2、拓展产品的再制造业务
由于环卫车辆用途的特殊性,使得车辆的上装部分受垃圾渗滤液的长期腐蚀,损耗程度相对底盘来说明显高出不少,如密闭式垃圾转运车,经常出现车厢已经磨损严重甚至无法使用时,底盘状况还是完好。
由于再购买新设备的成本比起维修成本来说要高出不少,一般这种情况下,客户都是直接找外面的汽车维修厂进行简易的维修,但维修的效果相比原厂的维修效果就相差不少,所以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一些已购买的用户进行回访和跟踪,承接对相关产品的再制造业务。
3、集中精力做好拳头产品
建议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应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几款优势产品,提升优势产品的销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多听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万不可进行盲目的开发和急功近利的投入。
4、精准定位,包括规模定位、区域定位与行业定位
环卫车辆的市场与时俱进,已由过去单一的政府采购逐渐演变成以下几类:①政府采购。②大型环卫保洁公司采购。③中小型环卫保洁公司采购。
笔者认为首先在项目规模上,建议优先选择金额相对小的项目,一是避免和大企业无效竞争,二是此类项目周期相对较短,工程难度不高,投资回收期快。其次在区域上,可以从县级、区级项目入手,省级的PPP项目大多是国企与国企之间的竞争。三是行业上,可优先从湿地保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相对新且小众的行业入手。最后是以中小型环卫保洁公司会是为主要的市场目标,类的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高,这个主要是基于他们的保洁服务市场特征,应针对此类客户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符合当下中小环卫车企业的自身特点。
当然,还是要结合中小公司原来所处的行业进行综合选择。
5、开拓海外市场
世界各国发展差距巨大,从公开的信息和我国出口环卫产品的相关海关数据看,南美洲、非洲、西欧及东南亚是目前国内环卫车主要的出口地。东南亚国家目前采用的设备多数是日本的二手环卫车,虽是二手,但价格还是比较高。这些国家本身制造业就落后,对相关环卫车辆的要求还是会比我们落后15年左右,相比欧美日的环卫车而言,国内产品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6、注重产品技术的提升和积累
由于多数的中小环卫车企业多数都是注重营销,企业领导人的精力大部分都集中开发市场,对于产品技术的关注情况,往往都是发生在产品卖出去以后出现了问题,才会有所重视。反观欧美的同行,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却远远在于我们之上。中小企业虽然没有雄厚的资金进行技术方面的深入,但是如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投入一些技术方面的事,相信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7、加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PPp模式的运营及发展,国家对于该项目的法律政策规定也逐渐趋于完善,同时项目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也在逐渐扩大,随之对于项目自身的专业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向国有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PPP模式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实力,在项目管理方面、工程安排、资金和法律方面能够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并且应加强PPP操作专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