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我国环境监测产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撒网”,并且取得了显见成效。目前,正在朝着“十四五”展开新的蓝图。
近几年,PPP模式已经成为环保板块的重要“金主”。
多方数据显示,环保项目正成为PPP的热点。“当前,环境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无论是大气环境还是水环境都已进入改善的重要转折点。”
据统计,生态环保类PPP项目数量占所有PPP项目的比例大约在30%—40%之间,仅次于交通类项目。环卫、固废、危废等领域成为环保企业进军的重点领域,这既是受环保PPP的影响,也是由于这些领域市场向好。
Part 1
2015年—2017年间,PPP模式在环保业兴起,企业订单加速,大量环保业务打包为PPP项目。而现在的环保PPP项目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环境整治项目,投资规模都比较大。
诚如长江经济带等经济一体化以后,对环境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会催生一些重大环保工程。尤其是水务和园林领域PPP项目集中,大量投资额动辄十几亿元、多则上百亿元的PPP项目出现。
规范化,成为很多环保企业的诉求。由于PPP项目涉及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移交全生命周期过程,有很多设施必须要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建设并管理,除了污染治理外,与其相关的一些设施都放进项目中。
这也决定了环保PPP项目具有参与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合作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等特点,与之相应的风险也复杂多样。
Part 2
目前,在环保领域,基本上都是以公益性项目为主,后期需要政府付费。
通常来看,环保企业往往采取短债长投、融新债偿旧债的办法来溢价收购和竞标投资,靠PPP项目滚动融资来维持运营资金流动。
同时,PPP规范化管理水平、后续支付能力、企业专业化水平等也对项目是一个考验。而环保PPP模式的根本问题就是政府没有新的收费渠道,而仅仅是用财政收入来支付环境治理项目。
环保类PPP正在回归“专业化治理”,整个行业也逐渐从高歌猛进变得小心谨慎。经过此前的波折,环保企业迎来多项融资、基建、财政等利好政策,融资环境开始好转。
截至4月中旬,2020年全国用于生态环保类的专项债总额达1025亿。实际上,增大财政资金向环保领域的倾斜,支持环保类项目的发展,也是当前市场环境的潜在需求。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完成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的行动,环保投入需求将超40000亿元。
Part 3
随着PPP运作逐步规范,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将成为重点,扩大内需与生态环境改善将产生良性互动。下一步PPP的发展不应该注重增量,而是要提质。政府需求更综合化、程序更规范,行业主体也更多元化了,PPP项目监管考核标准也更严苛了。
随着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保领域PPP项目投资市场正在加速开启,市场秩序也有望进一步规范化。环保PPP项目预期将会长足发展,跨界产业资本不断进入环保领域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托底的新特点。
一方面,PPP项目的管控将会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未来PPP项目会越来越大。一套全新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投资运营主体的环境产业价值逻辑正在重新构建。
未来竞争将更多集中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一些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规模不大但很有活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将来可能会由于自身定位不同,分布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并形成合作。
新目标的出炉和治污力度再次升级,这对环保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商机。近期随着环保攻坚战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而直接推动了一批环保类PPP项目的落地。
在提供生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环境产业3.0时代,PPP模式仍是未来市场化机制的优选之一。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利于那些有技术、有战略定力、管理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