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更趋复杂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和“六保”。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这对扩大政府有效投资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政府扩大有效投资要在拉动市场、恢复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等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探索能够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PPP是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民营企业平等参与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资建设的有效途径。政府部门运用PPP机制,积极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在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快推进“专项债+PPP”融资功能深度融合
PPP与专项债都不属于政府债务范围,主要投向都是基础设施和民生重点领域,使用领域和范围是有较大重叠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收支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专项债与PPP的资源和功能的深度融合将是扩大政府有效投资的创新路径,将更有利于“六稳”和“六保”目标的实现。
加快推进二者有机融合机制建立,有助于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同时,快速拉动“两新一重”领域投资规模,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地方层面加快出台PPP相关推进政策
2020年2月以来,财政部连续发布推进PPP的指导性文件,助力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特别是对疫情防控急需的PPP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即报即审、合规即发,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求各地做好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辖区内发展实际,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加快出台推进PPP工作的具体措施,围绕“六稳”和“六保”,突出推进重点,聚焦关键领域,优先支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开发、生态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
第三,积极开展PPP项目绩效管理
按照中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部署,加快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涉及一般公共预算等财政资金的PPP项目绩效管理。落实财金〔2020〕13号文要求,加快推进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管理、项目绩效监控、项目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
财政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健全PPP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和共性指标框架,强化项目识别论证、政府采购、预算收支与绩效管理及信息披露等环节,促进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实施、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