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单省级PPP项目——小清河复航工程PPP项目合同最近获得山东省政府批复,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方正式签订合同,启动项目建设,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小清河,3年后有望恢复往日繁荣。
山东小清河复航工程于今年2月22日开始进行招投标,4月,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最终中标。
山东的“五个一”工程
小清河复航工程PPP项目实现五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内河航道建设PPP项目,山东省第一个省级PPP项目、第一个水运建设史上一次性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第一个可以实现海河直运的项目、第一个航运史上建设内容最多、最复杂的项目。
2018年5月,山东省财政厅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等省直部门以及相关地市,开始启动小清河复航工程运用PPP模式深度论证工作。鉴于小清河复航工程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运营程度相对较高、需求长期相对稳定等特点,山东省研究确定采用PPP模式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该实施模式带来的政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预期显著,能够实现相关各级政府、社会资本、沿线地区等多方共赢。通过邀请PPP专业咨询机构和国内高水平PPP专家多轮严谨、细致研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山东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采用PPP模式节约财政支出15亿元
一是有利于缓解政府当期筹资困难,平滑财政支出。小清河复航工程PPP项目合作期限30年,3年建设期内共投入136亿元,27年运营期内现金流入约211亿元。传统政府投资模式下,山东省需在3年建设期年均支出45亿元,而采取PPP模式,山东省在3年建设期内年均支出仅17亿元,在27年运营期内采取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平滑支出,年均支出4.88亿元。在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采用PPP模式要比政府传统投资方式节省投入15亿元,有效缓解政府当期筹资压力,节省财政支出。
二是有利于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建设与运营效率。采取PPP模式,由具备专业管理和运营经验的社会资本控股项目公司,承担小清河复航工程融资、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职责,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整体提升项目建设运营效率,增加公共服务产出。
三是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进一步打破行业准入“玻璃门”,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推动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投资渠道。同时,政府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绩效评价,并通过建立按效付费机制,把社会资本的利益与政府意愿紧密捆绑,实现政府、企业、民众共赢。
经济效益预期可观
一是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据测算,小清河复航后,海河联运每年可以分流超过4000万吨的大宗货物运量,相当于再造一条胶济铁路,大大缓解济青高速胶济铁路等交通干线的运输压力,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采用海河直达的方式运输企业所需物资,每吨货物每公里的运营成本为公路的43%、铁路的64%,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经营性收入可观。根据航道货物运量及收费标准预测,27年运营期内可实现收入80亿元,年均收入近3亿元,对运营企业具有一定吸引力。其中,航道通行费收入54亿元,年均2亿元;过闸费收入23亿元,年均0.84亿元;其他收入3亿元,年均0.09亿元。
三是政府补助适当弥补项目成本。项目运营期政府财政补贴支出平均每年为4.88亿元,最高支出年度达6.08亿元,均处于财政可承受范围内。同时,借助国家加大内河水运投入的大好时机,可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进一步提高项目正常运营能力,促进小清河复航后健康持久运营。
实现多方共赢
一是使济南、淄博成为“沿海”城市,有利于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小清河复航工程由西向东贯穿山东省5个地市,为济南、淄博开辟了出海通道,为滨州、东营、潍坊新增了出海口,助推山东省经略海洋。
二是防洪除涝能力和农业灌溉水平大幅改善。小清河复航按三级航道扩挖河槽,航道底宽为45米,开挖土方用于填筑大堤,可以使得小清河全线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除涝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可以大大缓解山东省会济南及两岸城市的防洪压力,切实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是有利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复航工程与污水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程实施后,蓄水量将大幅增加,对沿线生态环境改善和水质净化起到促进作用。
四是有利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内河水运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按年运量4000万吨计算,小清河航运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1.46万吨。同时,工程实施后,船舶动力全部使用LNG清洁燃料,船上垃圾及油污水全部实现岸上回收处理,对节能减排有积极意义。
五是有利于促进周边旅游经济协同发展。随着航道的整治、绿化、美化和道路、桥梁、船闸等设施的改造,小清河将成为山东省唯一一道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亮丽风景线,有利于带动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