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可用于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具有韧性、以自然为本的项目。
中国的海绵城市项目为缓解城市排涝及洪水管理挑战提出了一剂良方。然而,为海绵城市项目中以自然为本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远非易事。近期,中国政府对滥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强了审查,可能会制约社会投资这一海绵城市项目的潜在融资方式。但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可能会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诸多新机遇。
传统城市的道路、建筑、人行道均为不透水的硬化结构,对自然水循环造成干预。与传统城市不同的是,海绵城市模仿并支持自然水循环。海绵城市采取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人工湿地、透水性铺面等——从而实现雨水天然积存、减缓径流、雨水过滤。
这些水可对地下水含水层进行补给,或被储存供未来使用。以自然为本(即“绿色”)基础设施方案能够发挥许多与传统(即“灰色”)基础设施项目一致的功能,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绿色基础设施更具成本效益。因为下水道、混凝土渠道、管道排洪系统、水泵和处理厂等灰色基础设施往往功能较为单一,而绿色基础设施则能产生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
201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随后,政府出台了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的面积要能将70%的降雨就地储存和再利用;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的面积要达到上述目标。
实现以上目标意味着要对现有城区进行改造,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新的发展规划。在该项目下,中央政府将为试点城市提供为期三年的大额补贴,每年补贴金额高达4亿元(相当于5800万美元、5100万欧元、4600万英镑)至6亿元人民币。财政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试点城市包括北京、深圳、重庆、福州、大连和上海。这些城市已经开始制定规划、争取融资并实施海绵城市项目。
虽然中国中央政府向试点城市提供了巨额补贴,但补贴金额还远远不足以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对海绵城市建设所需投资的各种估算显示,每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需投资1亿至1.5亿元,而首批16个试点城市在建海绵城市项目总面积已超过450平方公里。
地方政府必须寻找途径弥补资金缺口。一些政府也许能为海绵城市项目提供公共融资,但大多数政府需要吸引社会投资支持海绵城市项目。但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以自然为本的基础设施项目可能难度较大。很多海绵城市项目并不能产生界定清晰的固定资产或明显的收入流,且海绵城市的许多效应无法简单地进行货币化衡量。尽管如此,撬动社会融资对于海绵城市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地方政府需要寻找创新融资工具,从而实施海绵城市规划。
如何弥补资金缺口
途径之一是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关系,为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供资金。实际上,财政部为采取PPP方式的城市提供了额外补贴。但政府自此大幅加强了对PPP的审查力度,防止地方政府通过PPP项目超额发放贷款。虽然政府取缔不合格PPP项目并非针对海绵城市而为,但如果对PPP的新限制阻碍了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项目,就可能影响到海绵城市的成功推进。
尽管政府对PPP项目加强了审查,可能会对海绵城市项目的潜在融资途径构成阻碍,中国近期绿色金融的发展却为海绵城市项目提供了诸多新机遇。
绿色债券可用于促进社会投资流入海绵城市项目等具有韧性的投资领域。近年来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1000亿美元,今年将达到2500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目前,绿色债券收益中仅有少量资金用于支持韧性或气候变化适应项目,而用于支持以自然为本的基础设施资产的资金比重则更小。但一些早期案例可提供有益借鉴。例如,2016年华盛顿特区发行了2500万美元的环境影响债券,用于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管理雨水径流、改善哥伦比亚特区水质;去年9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50亿美元的债券,为长江沿岸经济区水资源保护提供融资。
途径之二是由地方政府向社会投资者支付海绵城市项目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费用。海绵城市项目可恢复生态系统,模仿自然水循环,从而为下游社区产生防洪、减淤、水净化等多重效应。这些都有利于减少水处理和设备维护成本。为环境服务项目付费是对上述效应的认可,并能激励上游社区实施此类项目。中国已开始实施重新造林和水域管理项目等生态补偿项目,这些早期经验可为海绵城市项目下的生态补偿利用提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