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自推行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众多问题,当然也包括由于体制、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问题。在此,不谈体制、法律体系或金融环境是否与PPP模式相适应,也不提民营企业是否愿意参与。这里要讨论的,是在现有PPP市场状况下,对于想积极参与的民营企业而言,如何能进入PPP市场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等问题。
如何能真正解决民营企业参与PPP市场?
首先,必须明确和澄清“PPP项目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否“民营企业的深度参与”才标志着PPP项目的成功?对于成功的标志必须先要明确界定,否则乱了市场,更乱了评估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其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公共服务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抑或难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引入PPP模式,能借助PPP模式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中来,一方面解决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社会资本的加入,增加投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资本方的加入,激活现有公共服务机制的活力,提供公共服务效率。
PPP项目的成功标志在于“PPP项目是否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是否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效率”,两者兼备当然最好。若实操中只单纯盯着表面现象做文章,将PPP模式万能化,认为其什么都能解决,那么PPP模式的推行最终将偏离轨道,政府也将得不偿失。
在这两条衡量标准下,政府机构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PPP项目签约和落地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问题。社会资本也清晰了在追求个体利益前提下,要保证这两条标准,需要在增质量、提效率、降成本上下功夫,才能保障PPP项目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个体利益在PPP项目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利益。民营企业也会发现,若以“增质量、提效率、降成本”为目标,在PPP市场中将会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应如何在增质量、提效率、降成本”这一目标上下功夫?实施路径是什么?
1. 改观念
PPP项目大多数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致使传统基建行业的企业争相抢夺优质资源;加上房地产行业低迷,以往市场上活跃的大多数房地产商也似乎发现了新的生存空间,对于PPP项目跃跃欲试,其中不乏民营企业。因PPP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生命周期长、涉及专业领域多等特征,大多数民营企业较央企和国企,在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上,竞争劣势明显。因此,民营企业需要从依赖过去那种低价竞争来获取市场的方式中,回过神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发展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的市场模式央企和国企需要转型升级求得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更需要转型升级才能得以生存。
2. 革新技术
“增质量、提效率、降成本”目标实现的最便捷路径就是技术创新。我曾经在《中小企业如何逆袭PPP市场》中提到了PPP市场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PPP市场竞争中一个重要的竞争维度——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民营企业在新一轮的PPP市场竞争中将会脱颖而出,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PPP项目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又或是降低PPP项目的运营成本。
3. 创新商业模式
要达到“提效率、降成本”的目标,民营企业也可以在PPP项目的管理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上下功夫,创新盈利模式,从收益率极低的公益、准公益类项目、很难有“胃口”的项目,甚至无人问津的PPP项目中创收丰厚的利润回报。
4. 寻找合适的投资领域
随着PPP模式的推进,PPP市场以从传统基建行业为主向新兴行业为代表的多行业多领域发展。我国目前PPP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延伸到环保、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和养老等,覆盖行业更多,覆盖领域也更广。这些新兴行业所涉及的PPP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小、创新力强、服务质量依赖性高等特征,因此将更适合于追求“小而精”,以服务见长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5.并购重组
随着PPP模式推广,具有资金、管理、技术和运营等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在PPP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也最受欢迎。民营企业若能通过自身特长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从而获得PPP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市场上出现最多的是金融类企业或上市公司收购具有技术专长或运营管理专长的企业,以获得综合竞争实力。事实上,具有因技术专长的中小型高科技民营企业可望成为PPP市场并购和重组的主角。
PPP项目的特殊性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践中,如何提高竞争力,不仅对传统央企和国企具有挑战,对民营企业更具有挑战性。从2014年提出大规模推广PPP模式的近三年多来,大多数企业因仍依赖于传统竞争而陆续出现瓶颈。可见,创新才是未来PPP市场中企业竞争之王道。PPP明星企业,也将会是来自于那些高科技的中小企业、先进设备生产商和先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