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袁诚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教育PPP项目绝大多数是新建学校及其基础设施,新建比达88.74%,但缺乏教育内容服务等软件投入合作。
在10月25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上,袁诚介绍了对中国教育PPP项目的研究,“目前PPP项目中教育、医疗等所占比重低,且起步较晚”。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截至2016年8月底的数据显示,教育类PPP项目有515项,占比4.99%,金额比重为1.59%。
“PPP项目产生之初与地方债务有密切关系,重视投资效应。”根据袁诚的研究,教育类PPP项目中新建学校新建比超过市政工程,“注重硬件投入,且运营模式、回报机制与市政工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软件上,目前的教育PPP项目亟需跟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培训等内容。“教育是特殊的行业,目前的项目还未过多体现购买教育服务的特点。”袁诚还指出,PPP项目与私立学校合作、签约的很少,更多是与公立学校合作。新建学校大多采取公立民办的模式。
义务教育是教育PPP项目中份额最大的细分领域,占比达28.16%;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运作的占69.32%。
“从全球来看,接受民办教育的学生大幅增长是趋势。“袁诚认为,对于民办学校及其教育市场,发展PPP项目有很大潜力,2015年K12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9%,K12教育市场的增长潜能估计为5000亿。
目前我国教育PPP项目的付费模式选择中,使用者付费的占33.98%,政府付费的达37.28%,另有28.74%为可行性缺口补助。
“未来应以政府的投入产生社会投入的乘数效应,促进学校的竞争和进步。”袁诚表示,我国教育PPP财政设计的方向是引入不同学校间的竞争机制,并引导更多的资源投入弱势地区与弱势学校的发展中,改善教育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