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2018年度研究课题签约暨研究员聘任仪式”上获悉,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带来了机遇,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的提高,有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卫星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巨大的需求,完全依靠政府解决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难以做到的。“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样性,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要因地制宜,不要追求统一的模式。同时,这些项目一定要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事前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和透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熊李力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合作领域广泛,单纯依靠政府主导型投入很难实现合作效用最大化。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有助于弥补政府能力的不足,从而提升“一带一路”合作在具体项目推进中的可操作性,进而增强“一带一路”合作未来更长周期的可持续性。
谈及中国企业如何参与PPP项目”一带一路“建设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琛说表示,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利用PPP模式开展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的经验,特别是在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建设方面,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参与PPP项目的丰富经验与较强的建设运营能力,无疑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断发展,该模式不仅能够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将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的社会资本,促进各国之间的金融互通,真正实现“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