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大量珍贵的不可移动历史文物资源腾退出来后如何合理利用成为当前北京面临的一大难题。日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同共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8)》。报告指出,要创新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资源腾退和合理利用方式,要充分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解决当前文物资源腾退和利用中建设主体单一、资金缺口大、经费投入不足、运营维护管理困难等实际问题,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政府和社会力量等多种资源作用,促进文物资源开放利用。
报告提出,PPP模式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国际上通行的、能有效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供给水平的管理方式。PPP模式在我国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出现了多种具体模式。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实践经验,适合文物资源领域的PPP模式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具体方式:
一是SC模式(Service-Contract),也称服务外包模式。即政府将文物资源所属的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外包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代行文物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政府仍负责该文物设施的运营和维护,企业外包服务经营期限一般可设定为3~5年。目前这种方式在北京许多文物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是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即委托经营模式。现在一般也称之为托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负责文物单位的投资、建设和修缮,文物资源修缮建成后政府委托社会组织去运营和管理,将文物资源经营和管理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托管给企业。委托经营期限一般可设定为5~10年。这种模式目前应用的比较多,如,北京西城区万松老人塔建筑、历代皇帝庙、湖广会馆、纪晓岚故居、林白水故居、郭守敬故居等。
三是VOT模式(Vacate-Operate-Transfer)。即腾退-运营-转让的简称。由社会力量投入资金负责腾退或参与腾退,腾退后由社会力量负责运营管理。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没有居民杂居而是企事业单位占用或闲置的文物建筑。北京中心城区有许多文物建筑由企事业单位占用,目前政府正在与占用单位协商腾退,这种模式未来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四是ROT模式(Vacate-Repair-Operate-Transfer),即修缮-运营-转让的简称。在该模式下,政府按照合约关系将文物资源项目委托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或企业)按照政府对文物资源管理的要求进行项目投资建设修缮和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并在合约期限内运营,按协议约定获取经营收益,合约到期时无偿移交给政府。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但市场需求很大,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随着文物领域开放,这种模式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大。
五是VROT模式(Vacate-Repair-Operate-Transfer)。即腾退-修缮-运营-转让的简称。它是文物资源社会化利用程度较高的一种方式,由社会力量负责文物资源的腾退、修缮和运营全过程的管理。目前在北京还没有成功案例。但是,未来在四合院腾退、修缮、养护以及古村落保护中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报告还指出,不管采用何种运营方式,在文物资源特许项目经营期内,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文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使用,确保文物资源不受损害和损失;按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PPP项目运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特许经营期满后,该项目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等)立即无偿、无损、完整地移交给政府。
同时,在文物资源领域应用PPP模式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一是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资源经营管理的信息平台;二是要拓宽文物保护资金投融资渠道;三是要创建区级文物保护利用公益性基金平台;四是要探索文物资源国有产权实体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