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分重视PPP工作,在财政部的指导和帮助下,云南推广PPP取得显著成效,一直处于累计实施PPP项目金额的前三位,示范项目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发展势头良好。
“十三五”期间,全省将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走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离不开资金投入。中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各类规范文件出台后,地方政府如何引入资本建设项目成为焦点。
近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PPP投资论坛——云南产城融合发展论坛”,将目光聚焦在云南省产城融合项目投融资与发展上。
论坛旨在为PPP合规高效发展铺路,为解决云南省各地政府产业难题,提升项目落地速度和质量献计献策。
PPP量速提升两手抓
2018年是PPP模式规范发展关键年,财政部推广运用PPP模式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去年11月起,全国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需要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PPP投资论坛——云南产城融合发展论坛”聚焦PPP规范发展,推动项目提质增效,可谓恰逢其时。此次论坛是中国PPP投资论坛在云南设立的专项论坛,也是云南第一个专业PPP论坛,规模空前。
“产城融合与PPP结合需要规范PPP市场,财政部出台了92号文、23号文,其目的就是为了回归PPP的初心。”
云南省财政厅PPP金融合作中心主任杨捷说,本次论坛旨在为云南PPP打造为更加规范、健康、持续的市场,不断提升云南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徐磊认为,加快改革创新,做好PPP的融资服务,银行要回归本源。
他的观点是,银行要搭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平台,调整各种风控措施,通过自身金融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云南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地方产城融合不再难
产业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发展思路,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根据云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区要形成1至2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形成30个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
本次论坛根据云南省各地政府的实际需求和PPP项目在云南的发展现状,帮助云南推进政信合作新模式,切实解决云南省各地政府目前的产业难题。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面临重构和调整,“产城融合”是我国城镇化布局的新战略,承担着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使命。
“云南产业化和城市化的比例低于全国总数水平,近年来云南大力引入外来资本力量,发扬企业家精神,使之融合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力地推动了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会长刘光溪表示,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为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发展事业、基础设施领域补齐短板。
在云南省政府参事陈秋生看来,云南在发展进程中存在城市产业发展滞后、脱节问题,如何运用PPP模式有效解决面对的难题,提升项目落地速度和质量,推动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值得探索,本次论坛将会为云南产城融合提供科学指引。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认为,产城融合的关键在“融”,其核心内涵包括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三个方面,目标在于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模式包括新城区产城融合、老城区产城融合和农村城镇化产城融合。
也就是说,在产城融合发展当中,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产城融合中PPP模式的规范应用要注重四合(合宜、合规、合法、合程序)、两融(产和城的融合、社会资本和公共资本的融合)。
在谈到产城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时,安秀梅建议,应特别注重产业选择、特别注重资源配置、特别注重创新驱动和发展质量,重点考虑区域分布、融资渠道、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和生活宜居五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