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表彰2016年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17个省的10个地市、20个县(市、区)。其中,济宁被国务院授予推广PPP成效明显市,成为全省PPP工作唯一受到表彰的地级市。
济宁市PPP工作推进情况如何,缘何被通报表扬?记者进行了探访。
PPP工作循序渐进开展
成绩居全省前列
“上个月27号,我们完成了楼体封顶,目前,签约入园的高新企业总数达到了28家,其中14家在本地已完成注册。”5月11日,济宁智慧城市产业园内,山东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铁告诉记者,进驻园区、注册资金均超过千万元的有5家为上市公司、1家为世界500强企业。去年,该项目被财政部列为第三批PPP国家示范项目,并被山东省财政厅列为山东省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PPP示范项目。
罗铁还介绍,产业园采用PPP模式,一期主要建设“六大中心”即配套产业集群中心、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运营中心、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和培训中心,二期重点建设智慧清洁能源园区。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建成后将以1个核心信息产业园、5家核心新兴产业企业、带动100个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撑周边10到20个智慧城市产业服务,成为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
记者从济宁市财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宁市PPP储备项目有102个,总投资1261万元,已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533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21个,投资额471亿元。济宁市项目储备数、投资额、入选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数均居全省前列。
“2015年以来,市政府联合省财政厅主办了3次大型项目推介会,其中2015年10月在嘉祥,率先开启了全省以市为主体推介项目的先例,2016年10月在济南的推介会,吸引了300家大型央企、国企和金融、基金机构等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纷纷来咨询洽谈,寻求合作机遇。”济宁市财政局金融与国际合作科工作人员高贵伟介绍,这实现了社会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活力,以此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
前期稳后期实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为全省PPP工作唯一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地级市,那么济宁在PPP项目的推动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
“咱们的准备比较充分,采取的措施比较到位,强调项目运作的规范性,狠抓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以及项目的落地、落实。”高贵伟坦诚地表示。
为构建高效的PPP运行机制,济宁市建立了以市长任组长、财政部门牵头,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配合联动的济宁市PPP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济宁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操作指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还有真金白银的奖补激励机制,形成政策合力,落实安排专项资金和中央、省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财政奖补、贴息补助等方式,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高贵伟说。2015年至今,济宁市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440万元,助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任城、金乡等8个县市区17个项目获得省财政厅奖励资金4142万元,占全省奖补总金额的20.71%,列全省第一位。今年申请中央示范项目,预计可获得5000万元的奖补。
而在项目储备和规范化运作方面,济宁市建立了项目储备库,强化信息管理、公开和共建共享,并搭建了市级PPP合作服务平台,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及专家,引入专业力量,建立了由23家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组成的涵盖会计、法律、工程造价、综合4类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和专家评审库,为实施方案及合同审查和批复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审查质量。同时,建立了联评联审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采用专家评审的方式。
今年以来,先后4次邀请北京会计学院崔志娟教授等7名国内知名专家,对中心城区综合管廊、跨线桥、环湖大道东线工程(微山段)和济宁儿童乐园4个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进行评审,“不仅提高了项目实施方案及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还为我们规范运作PPP项目提供了智力保障。”高贵伟说。
同时,济宁市加大对PPP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提升ppp项目的实操能力,并努力打造样板示范项目,建立督导检查制度,为PPP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流程规范
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中央和地方越来越重视推广运用PPP,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尚缺乏一套针对PPP的完整法律法规体系,很多政策仍局限在部委规章层面,理应加快PPP立法工作,厘清模糊编辑,为增强投资者信心、鼓励民间投资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PPP项目生命周期长、过程复杂、参与方多,对政府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具体困难,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进一步优化PPP项目操作流程,建立服务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增强可操作性。
当然,在地方上,还存在观念不到位、片面追求投资额GDP增长和将PPP简单理解为融资手段等现象,项目发展不平衡,包括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重数量、轻质量”,项目实施不规范,落地率较低等问题。
为了强规范、抓落实,济宁市财政局按照“又快又好”的要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撬动社会资本与金融资金的作用,落实好国家支持PPP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管理规范上,结合现有经验和实践需求,严格按照操作指南、合同指南、“物有所值”等一系列制度进行评估完善,按照“激励相容、提质增效”的目标,逐步细化行业项目验收绩效指标体系,覆盖PPP项目全周期生命,确保全程有监督、有考核、有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