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会济南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更有“弹性”,共安排43个大项、137个子项,总投资 79.26亿元人民币,通过2至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目前,试点建设项目已开工34个,完成投资32.05亿元人民币。
“实施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加快历阳湖、兴济河泉水调水工程建设,实现泉水再观再用。”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本海介绍,济南还将推进卧虎山、锦绣川、兴隆、浆水泉、孟家水库“五库联通”工程建设,建立城市河道补水长效机制。
据了解,2015年初,济南以第二名的成绩跻身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年来,济南共安排43个大项、137个子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79.26亿元,通过2-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目前,试点建设项目已开工34个,完成投资32.05亿元,占总投资的 40.1%。
济南市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获得中央无偿支持资金15亿元。该项资金每年5亿元,连续三年支付,目前已到位10亿元。逐步将济南建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
据悉,济南市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创新投融资机制,采用PPP模式。目前,按照河流汇水分区,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整合划分为兴济河流域项目、玉绣河流域项目等4个汇水分区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约占试点项目总投资的65%,为生态济南建设注入了大量“活钱”。
下一步,济南将按照试点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逐步将济南建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